中秋节算是过完了,很累,但是很开心。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可是团聚有时候又显得那么困难重重,这两天累坏我了。
八月十四,妻子单位发了一箱苹果,一箱梨,一袋大米还有一盒月饼。母亲打电话问家里还缺什么,他们回来的时候带回来。我说,什么都不缺,只要你们回来就行。
父亲是八月十五当天请假回来的,女儿没有看到她奶奶,拉着父亲的手问:“奶奶呢,爷爷她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你奶奶今天还有上班,下班就回来了”,父亲安慰女儿道。
“今天不但是中秋节还是国庆节,坐车的人肯定很多,她好坐车吗?”我问父亲。父亲说:“应该没问题,你妈说要是真的坐不到车,她就不回来了。”
一天都在忙着准备过节用的东西,月饼、鞭炮、咸火烧、甜火烧等。但是心里始终担心母亲是否能够坐到车。下午的时候,跟妻子说起这件事,她说:“有什么好纠结的,等咱妈下班,你开车去把咱妈接回来不就得了。”
我心想也是这个道理,人家开车到机场接人都行,我都不能到县城去接吗?这比到机场可近多了。
下午六点,我才接到母亲,她说,还好你来接我了,要不然中秋节我可要一个人在这儿过了。回到家,家里一应用品都已经摆好了,我妈又开始忙着“拜月”了。我们这儿有个习俗,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家都很开心。
第二天早上四点就要送母亲回去上班,想不到我竟然三点就醒了,躺在床上睡不着。一方面责怪自己的无能,母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在城里扫大街,另一面又暗自庆幸,父母身体都很健康。一家人还能团团圆圆地过中秋节。
不到四点,我们就出发了。凌晨,下着小雨,路上的车并不多。我和母亲一边赶路,一边聊天。母亲说:“你看大清早地还得麻烦你送我,我说让你爸送吧,你偏不让。”我对母亲说:“自己孩子,你怎么还这么见外。还是我送你合适吧,下雨了天这么冷,再说父亲的三轮车车灯也不够亮,不安全。”
农村的道路是没有路灯的,偶然可以看到附近村子的点点灯火。走在路上,我就在想,这么黑的夜,父亲是怎么骑着他的三轮车赶路的,天冷不说,还什么都看不到。
我用了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才把母亲送到地方,母亲说,晚上你父亲车开得慢,差不多要两个小时才能到,我深以为然。
往回赶的时候,天一放亮,路上的车明显的多了起来。虽然今天起得早,但是我却没有丝毫的困意,父母太不容易了。可是看看路上匆忙赶路的人,谁又活得容易呢?所幸我们珍惜的东西还都在。
每一天,每一年,急匆匆的往前赶。苦了,倦了,累了,你可千万别为难。用力活着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需要我们去珍惜的人和物。
在你无法改变命运的时候,就攥紧你所拥有的美好,每天活好每一天。我十分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和《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很像,虽然文化不高,却身体力行地给子女们做出了榜样。他们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去表达什么理想追求,他们只知道每天辛勤地工作,为自己的家,为自己所爱的人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心。
关于孝顺,也许会有人说我做得很不够,但是我认为让老人有事可做,比让他们闲在家里颐养天年更好。因为对于老人来说,“被需要”才是子女对他们最大的爱。
王军家庭条件很好,他自己年纪轻轻已经是正科级干部了,妻子也有一份相当安逸的工作,父母也被他从老家接出来住进了高楼,可是他的父母并不是很开心。
原因是这样的。他的父母也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一辈子都在乡下种地。突然住进了窗明几净的高楼里,一下子不适应了。每天除了做饭,就是接送孙子上学。如今不用种地,有了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做什么好,时间多得用都用不完。出去逛逛吧,无处可去,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环境好了,老人的状态并不好。
前一段时间,见到王军,他说事情总算解决了。父母又回老家种起了地,只是现在他每逢周末都会把父母接过来,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其实,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在父母身体好的时候,他们考虑的不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是有事情做,被子女需要。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如果突然让他们彻底闲下来,反倒会浑身不如舒服。
时光溯洄者说,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明白,最后的孝顺不给给父母丰衣足食的生活,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需要”,有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