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备课至深夜,屋外雨声嘀嗒,南京的天就是这么无常。
生活无常,课堂也无常。用佛教的话来说,世间万物皆变化,不可能永恒不变。
也许,你看到这样的题目会感觉审美疲劳。不是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诸如此类的话题已被诟病不断。
今天拟此题,是心中激荡的那份冲动,促使我深夜未眠。哪怕再忙,也要记录今天。
白天的第一节语文课结束。就有孩子跑过来问昨天识字三(松柏,杨柳,桌椅)的未解问题。可是,我今天上的识字四(长江,黄河,东海)啊!
乍一看,你准会认为,这孩子课堂一定没有吸收。听听孩子的问题,我们就会明白,这是思考后的新疑惑:老师,松柏是两种树,松树,柏树。杨柳也是两种树,杨树,柳树。两个不同事物怎么会碰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呢?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问题,我愣了一下。我没有这样思考过。可是孩子既然提了出来,我就准备接招,心里暗自庆幸,对杨柳的解释肯定没问题,于是,我这样回答她:孩子,杨柳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两种树,杨树,柳树。另一个意思就是指的柳树。结合自己农村生活经验,我跟孩子延伸了一下杨柳和垂柳的区别。
那松柏又作何解释?我继续沉思,用并列一词来解释,似乎说的通,可是,孩子能明白吗?我们得想方设法用孩子的方法为孩子答疑解惑。于是,在识字四的课堂中,出现了‘’江河湖海‘’,作为引子,让孩子们看看,这四个事物,不同,能放在一起做成一个四字词语,中国得汉字,就是这么有趣,孩子们立刻回答,这四种事物是同一类的。并列,就这样引出来了。小朋友们还在生活中哪里见过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能组成必须的?孩子们有点为难,我立刻脑洞大开,书房里有,一个孩子立刻抢答笔墨纸砚。厨房里有,又一个孩子抢答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随机,大家茅塞顿开,琴棋书画,东南西北也出来了。文字的趣味,就来了。这个内容,根本留不是教学内容。但是,帮助孩子解决了心中疑问。
随后,上课,说到三点水和水有关。立刻,一个孩子站起来:老师,沙漠里没有水,沙怎么会是三点水?随后,课件图片上有介绍黄河水特质,因为泥沙聚集,使得水混浊。这就是沙的由来。
用教材教教材还不止这些,在教学识字三,箩筐一词,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箩筐个竹篮不分。我给孩子们布置了查阅资料的任务。有一个孩子将箩筐和竹篮的区别概念式的说了出来,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挺懂挺难,没有直观印象。出示课件图片,仿佛也没能看懂。于是,《朱德的扁担》战士们挑着粮食的情形来了,《乡下孩子》挖一篮野菜的情形来了。孩子们,立刻分清了两个事物。还有孩子回答出,竹篮是挎在手臂上的。
在凤凰班,你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有时候甚至打破你的节奏,提出自己的疑惑。如果,评,一定会说没规矩。没有平时的允许提问,鼓励质疑,哪来这样精彩的一幕幕。今天上课,昨天的问题还不肯罢休,今天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他一个起立:老师,我有个疑惑。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每天都有。充满问题的课堂,应该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看似风平浪静,配合老师,其实,这时候我们老师和孩子都默默地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文/风云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