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对于一个流浪者而言,这便不只是一个喊在嘴里记在心里的名字,而是刻于他们骨中的意义。而对于一个离家在外的学子而言,只能是刻骨铭心并激励莘莘学子前进的红日。
——题记
令人神往的大千世界,充满幻想,充满希望,而人们就是怀着这么一颗有勇气,智慧的心去闯荡于江湖,奔波于天下的。
伤心的离别
迷迷糊糊的小智在后知后觉中过完小学这个里程碑,便又奔向另一个目标:重点中学。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市,那里的全市重点中学我虽然考到了一个好名次,但是他得知复旦附中录取了他,他好高兴,毕竟,这里是全省的重点,可是——那里太远了,当然还要交那么多钱。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小智毅然选择了三湘名校——复旦附中。对于曾经养育过他的土地,小智怀着炽痛的热爱,但社会的需要不得不让小智我对它说:再见了!离开的那天,天哭了,他也哭了,花草树木与黄土地,全都被冲洗了一遍。雨罢,彩虹显现,似乎在为他而骄傲。唯一的出路只有为家乡争光了!小智想说:Ade,自然中的朋友们,Ade,家乡!Ade,脚下的一方沃土!我会时时刻刻想念你,我的家乡!
坚强的意志
这不是真的吧?我做梦都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好的校园环境,难道这就是我的“新家”?第一次接触到复旦附中,发出了声声惊讶。来到本班教室,哇,电脑、电视,还有——空调!此刻,新同学们竟然已经谈得水深火热了,我便默默走向一张空位,无声无息地坐下。“Whatyouname?”一个声音说道。“Sorry,我的英语不怎么好,请多指教!”“那好,我叫伟。”后来期中考试,他考了全年级第二,“你怎么没进“老大们”的班级?”“唉,惭愧,差三分,比你还底一分。”“不敢不敢,咱们彼此吧!在后几次考试中,由于英语成绩拉后腿,便急速下降,伟对我说:别急,我帮你辅导英语!”
我坚持下来了,每天十五分钟磁带,十个单词,英语便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个大的飞跃少不了我自己的努力与伟的帮助,因为我记着我的誓言:学不成名誓不还;因为我时时刻刻惦记着家乡!
苦难的岁月
岁月蹉跎,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两个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这里,小智开朗的性格便得孤僻了,因为这儿全是尖子,是精英,他只能埋头于书海中发奋图强。下课,小智不是去找伟就是自己一人看书,别人叫他去玩也是爱理不理的,他不受书本限制,只有伟与书才不会背他而去。在寝室里,他有笛子为伴,用笛子奏出他的心声,让他不再孤独,不再寂寞。课堂上,小智尽量表现得优秀。山路弯弯清清溪,山泉丁冬蛙声起;山花烂漫蜂蝶舞,山峦叠翠百鸟鸣。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建德西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童心,将在这里起飞。
家乡山青水秀。山,连绵起伏,群山碧绿,杉树苍翠,竹子修长,我们常在这里爬树掏鸟窝,游戏捉迷藏。翻过那座大山就是龙游县,从山脚到山顶,山路崎岖,两旁草木丛深。曾经有人数过,要绕十八道弯才能到达山顶,那就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十八弯”。春天来了,报春花点缀在林中,蜂蝶飞舞,鸟儿和鸣,与山里人劳动的号子应和着,是那么和谐,那么欢乐。一棵棵树木从山崖中钻出来,无论是严寒酷暑,无不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水,细流涓涓,清澈见底。冒着泡“咕咚咕咚”的从山岩中挤出来,唱着欢快的歌会聚成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前流过,我们常在溪中打水仗、捉螃蟹。高耸的乌石岩峰与十八弯顶古老的“寿龙亭”遥遥相望。村口三棵古枫像哨兵一样挺立,又像迎宾姑娘婀娜多姿。这里空气清新,是天然的吸氧之处;这里冬暖夏凉,是人们绝好的避暑之地。看着这一切,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把家乡开辟成建德西部的又一处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
家乡物产丰富。漫山遍野到处是杉树、毛竹、板栗、油茶、茶叶。春天来了,竹林里,挖笋小伙手提锄头,肩背竹筐探雷般的搜寻春笋;茶园里,采茶姑娘头戴草帽,肩披毛巾,公鸡啄米似的喜摘新茶。秋天来了,红灯笼般的柿子,刺儿球的板栗,裂开嘴的油茶高挂树梢炫耀着丰收的喜悦。勤劳的山里人世世代代守护着这里的山这里的地,种植、培育、绿化、向山地索取粮食和财富。也有不景气的时候,这里的交通不便,山货不能及时运到城镇。看到爷爷望着没人要的柿子,掉价的板栗,腐烂的番薯叹息。我亮出了童音:“爷爷,等我长大了在家乡办个农产品加工厂,深加工细加工,打响山里人的山货品牌,销往各地,开辟一条山区农民致富路。”
家乡的人,勤劳朴素,友好和睦,为人正直,热情好客。山养活了这里的人,人又改造着这里的山。原本的荒山被祖辈们开辟成地,后又改造成良田,植树绿化,耕作种粮,饲养牲畜,种桑养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是靠一双勤劳的手,一副铁板的腰与这片山这片地朝夕相处,创造新生活。山里人质朴和善,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操办喜事,快乐都会一起分享;不管是谁家有苦有难,大伙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分担。山里人热情好客,这里交通不便,下了车还需步行半个多钟头,才能看到村口的大枫树,沿着石阶而上,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