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褥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它大多是因其他原发病未得到很好的护理而引起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褥疮,不仅会增加病人痛苦,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还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褥疮常发生在长期卧床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脊椎体隆突处、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内外踝、足跟等处。常用巧护理方法如下。
1 褥疮预防
褥疮的预防关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因此,要求做到“六勤一好”,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营养好。交班时要严格细致的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1.1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避免潮湿刺激 病人衣服、床位 床铺应保持柔软平整、无皱折,床单应清洁、干燥、无渣屑;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不可让病人直接躺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小儿要勤换尿布。如是大、小便失禁的病人,特别要注意皮肤的保护和床单的干燥,尽量减轻局部皮肤的刺激,不要使用脱瓷的便器,以防擦伤或擦破皮肤。定时用温水擦身或用热水进行局部按摩,大小便后应及时冲洗并擦干,可涂油或用痱子粉等吸潮并减少摩擦,夏天需慎用。
1.2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应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一般每2h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h,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 次。协助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以防擦伤皮肤。在易受压部位,骨骼突出处可垫水垫、气圈、海绵垫或软枕等。对使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的病人,衬垫应平整,松软适度。
1.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要经常检查受压皮肤的情况,用温水擦浴并行局部按摩或红外线照射。若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翻身后蘸少许50%乙醇或润滑剂,倾倒于手掌中少许,用手掌大、小鱼际肌紧贴受压皮肤,作向心性进行按摩,力量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10~15min。也可以用电动按摩器按摩。对酒精过敏者,用热毛巾敷后涂润滑剂按摩。
1.4 增加营养的摄入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及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外营养。
1.5 0.5%碘酊局部涂抹 患者入院后对易发生压疮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每次翻身后用消毒棉签蘸取0.5%碘酊,对受压骨突出部位由中心向外涂抹,待干后,再涂一次。
1.6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烦燥情绪,加上缺乏对压疮的认识,患者对翻身时带来的疼痛和不适难以忍受。因此,患者和家属会有拒绝翻身的行为和要求。护士应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以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2 褥疮护理
1 淤血红润期 局部皮肤由于受压而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此时患者应卧气垫床,增加翻身和按摩次数,必要时专人护理。可用45%酒精或50%红花酒倒于手心做受压局部按摩10min,压疮的红肿部位用0.5%碘酊涂抹,待干后用皮康霜外涂,两者交替使用,3 次/d.。局部出现水泡时,未破的小水泡用0.5%碘酊外涂,6 次/d。并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使其自行吸收。
2 炎性浸润期 局部红肿不退,使受压皮肤变为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水泡形成,极易破溃,病人有疼痛感。这时可用棉签蘸4.75g/l-5.25g/l 络合碘涂擦患处表面,使局部干燥,并注意避免继续受压;大水泡可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用无菌敷料包扎。另外配合使用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治疗,可起到消炎、干燥,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3 浅度溃疡期 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创面有黄色渗出物,感染后脓液流出,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按外科无菌换药方法处理;还可用保湿敷料为疮面的愈合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便于新生的上皮细胞覆盖在伤口上,逐渐使疮面愈合。照射时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止烫伤。红外线局部照射,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4 坏死溃疡期 坏死期时表现为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脓性分泌物增多,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可深达骨骼,甚至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病人生命。此期先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疮面愈合。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感染的疮面应定期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每周一次,根据检查结果选用药物。
褥疮虽然仍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但只要护理人员工作认真、仔细,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很好的控制褥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