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9期“春节”专题活动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不陌生的。说起春节那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对于春节总有些许的期盼。
经历了三年大饥荒的老人来说,春节是可以有好吃的,一年上头都是勒着裤带过日子,缺乏的就是物质生活。记得妈妈常挂在嘴边的是:大人盼栽田,小孩盼过年。我有些不明白就问妈妈:栽田又苦又累的,大人还盼望着栽田?为什么啊?妈妈苦笑着说:你们是没有尝过饥荒的滋味,每天吃了上顿愁下顿,都是大人们在操心,你们小孩是不懂那苦的。因为只有拼命的栽田,丰收了才有充足的粮食,才不会吃了上顿愁下顿,日子才过得舒坦不闹心啊!俗话说:年好过,月难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小孩盼过年,那是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过去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差,为了讨个好彩头,大人都会为子女买身新衣服。为他们准备上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给他们。你们是生活在这个好时代,不会知道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的苦的,你们要忆往昔苦,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妈妈的这些教导时刻纭绕在耳旁。
如今的我们已经长大,不缺吃不愁穿,物质上虽然富裕了,总感觉精神上缺乏了些什么。因为平时吃的穿的都不愁了,到了过年的时候反倒不知愁滋味儿,久而久之,过年的味道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变味了,打着灯笼也找不见了!
记得以前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会有人来拜年了,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挨着个儿地走亲戚去拜年,我们这边年初一都是在自家湾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压岁钱,还要摆上好酒好菜招待,其乐融融。
记得小时候拜年走亲戚,虽然有点累,但是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就不感觉累了,大人们在家要接待拜年客人,所以出门去拜年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小辈身上。因为上门拜年要吃了饭才表示尊敬,而且是靠走路去拜,因此一天下来就只能拜个一两家亲戚,所以小时候拜年拜到正月十五也是常有的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骑自行车,拜年的速度就有很大的提升了,喝上一汤一杯茶,就可以赶往下一家拜年,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交通工具的改进,农村慢慢的将过年的时间缩短了。只需要几天时间便可以将所有亲戚朋友家的拜年任务完成了。
自从"村村通"工程的完善,过去的泥土路都变成了水泥,各家也有了小车,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农村人过年,拜年的速度便有了质的飞跃,一脚油门,便可以拜一家亲戚朋友的年了,既不讲究什么吃喝了,也不计较小节了,一天下来几脚油门,亲戚朋友家就走完了一圈,将拜年任务完成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农村便又将过年的时间缩短了。也将那年味儿又好像改变了!
记得小时候拜年既可以和小伙伴们玩,又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压岁钱,还可以看花灯、看舞狮、看龙灯,热闹非凡,所以总是盼望着那幸福美好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再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