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一、总论: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可以用一句话概括2020-07-21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如果物种一元化,搞得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人类,人类也会死亡的。一句话讲,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路一条。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不是教给我们知识 。《易经》是教给我们智慧

1.《易经》是谁想出来的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是伏羲想出来的。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

孔子在他做的《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

2.阴阳之间的关系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3.阴阳观念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但是自然孕育背后有一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阴阳这两个字是孔子加进去的。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切都是有例外的,在《易经》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采取动态平衡,应该尊重伏羲,因为他的起点很高很全,而且让我们永远可以遵循,这就叫做经。所以我们把《易经》排在群经的第一位,是有道理的,但还不够,其实,它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太极是我们的共性,人再大不过是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可是万物都是会变化的,里面有阴有阳。可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易经》给我们“一内含二”的思维和西方“二构成一”的认识,使得东西方人的观念有了“生”和“分”的差异,以致与在个人、家庭乃至国家版图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一本万殊的差别。

中国人认为宇宙之间以人为本,中国人信仰道。老子说“道法自然”,因为道本来就是自然,法就是等于的意思。中国人的理念里面还加有一些东西,就是伦理,《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而西方人走的是宗教途径信仰宗教。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就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的过程。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

5.世间万物如何从两仪变化而来

《易经·系辞》也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反思行动

1.世间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学会动态的看问题

2.凡事都是有相对立的一面,所以当负面情绪产生时,学会换位思考,转换思维角度

3.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