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高中时代,除了好好学习之外,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一票愉快玩耍的小伙伴。
那个炎热又压抑的高三,紧紧把我们相连的就是每天早上一进班门脱口而出的一句“今天中午吃啥?”
吃,是排解压力的最好办法,不管这一票人是刻苦复习,还是吊儿郎当,都觉得肚子饱了才是最重要的心灵慰藉。
午休时间,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寻找好吃的东西上,不遗余力,不可自拔。
那些小饭馆的订餐电话,早就烂熟于心,那些每到放学就如约守候在校门口的送餐小哥,真是比男朋友还要贴心。
人群中,最帅的那位,就是阿香米粉的送餐小哥。
当然,送餐小哥的颜值是和自家餐馆味道成正比的。因为饭好吃,那人的脸庞也赏心悦目起来。
阿香名不虚传,的确很香。这家炒米粉店历经岁月和时空的变迁,生生不息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米粉爱好者。这是一群狂热的,自发的,黏度极高的嗜辣生物。
走进拥挤的小店,八张桌子两列排开,放眼望去,一水儿的年轻姑娘,人群中偶尔有几个男孩,也几乎都是陪女朋友来吃的。
但大部分的男朋友都不赞成女生吃米粉,更有甚者揭发米粉是用塑料袋做的垃圾食品。而且,很多人吃完之后回家狂拉肚子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但,那又怎样呢,君不见阿香到了饭点依然是人潮涌动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绝。
闺蜜间的约会主题依然是背着男朋友偷偷吃米粉,或者,干脆爽快点,给你也打包一份尝尝。
这么多年过去了,姑娘们眼界宽了,胃口刁了,各国各地的吃食,都被聪明的商家摆在餐桌前。很少再遇见一吃忘不了,明天还想吃的东西了。
可每逢约饭,能异口同声脱口而出的名字,永远只有阿香。那熟悉的年少味道啊,是一种情怀,是我们学生时代的符号,代表曾经一起吃米粉侃大山的姑娘们,至今友情依然不变。
只要还能唤起相约去吃阿香的共鸣,我们的青春就还在,即使我们天南海北,各自奔忙,但总有纯真的回忆在心底闪光。
阿香的米粉,和传统的新疆炒米粉不一样,它是酱香型米粉,是需要提前炒好酱,再用酱来炒的米粉。
在学生时代,一份阿香最普通的鸡肉炒米粉8元,现在已经涨到17元。很多人进阿香必点的金牌米粉涨到35元一份,放了厚厚一层酱和蘑菇。此外还有酸菜炒米粉、拌米粉、炒手擀粉、炒年糕。
阿香的点菜方式简单有趣——酸菜鸡肉微微辣,金牌鸡炒加麻加辣,牛炒加菜加酱辣子一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餐单,常年不变。
就像有些人喝咖啡不加奶,喝可乐只喝可口可乐,当一个人爱上自己的小坚持,固执的样子其实很可爱。
每一次阿香的久别重逢,大家都会感叹,米粉价钱又涨了,老板娘脾气依然没变好。另一方面,就是感叹自己吃辣的能力大不如前。“老了,老了”总是这样老生长谈地调侃着。我们的青春,就在这些细碎又美好的瞬间来回涌动,再整装奔向未知的未来。
前不久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市场营销的文章。现在的市场营销,最看重什么?客户的黏度。
不仅你要来消费我的产品,还要频繁地来,自发主动地替我的产品去做宣传,这就是营销的最高境界。作为餐馆,还要讲求翻台率,要有源源不断的客人,这一桌刚走,下一桌就来。
当时我脑海中弹出一个词,阿香。
阿香客户黏度极高,作为一个九年阿香龄的米粉癌晚期患者,同时我还兼任了阿香义务宣传员,乐此不疲地对外宣传。而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
虽说老板娘不是传统观念里,笑容可掬亲切友善的那一款,甩脸给你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打电话送餐,她连电话都不接,理由是太忙了顾不上,好不容易打通了,又说现在没有送餐服务员了,不送!要吃自己来店里吃!
还有一次我邀请外地朋友来吃米粉,正在给他介绍这家米粉的特别之处,老板娘不远处冷冷飞来一句,别再那瞎解释了,你说的就不对!
换作其他服务场所的服务员,敢用这样的态度口气,顾客必然是要生一番气,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光顾。
但唯独阿香,就是这么雄赳赳气昂昂地傲视所有顾客以及同行。不开分店,不加盟,小小一家麻雀店,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老板后堂炒米粉,老板娘前台招呼的模式。
老板娘心情好时,也会和老顾客聊两句,但是她记不住太多人,因为店里几乎都是老顾客。此外,店里还会时不时有新吃客的加入,经过一番咀嚼回味,最终也转战老顾客之列。如此一来,回头客无穷匮也,一浪接一浪汹涌袭来。
这应该可以算作餐馆经营的成功案例。多少餐厅重金装修,钻研菜谱,推广品牌,创新服务,也未必有这么好的生意。
话说回来,老板夫妻俩或许从不寻思这些麻烦事,不过问客户体验,不重视意见反馈,更不会在改善用餐条件、精进服务理念之类的事上花功夫。
阿香的秘密,就是人无我有、仅此一家的好味道。这么多年,始终没变过。
用当下最时髦的话来说,
就是有一颗执着的匠心。
我们爱阿香,爱的正是当年熟悉的味道。你若不变,我必相依,这也是一家米粉店常客的初心。
愿我们一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