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共读|《 能力陷阱 》:遇事慌?3 类人脉搭好盘丝网,身边全是资源

今日共读《能力陷阱》第9天——陪你从 “遇事没人帮” 到 “身边全是资源”。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慌的时候?

突然要推进新项目,想找个人对接资源,翻遍通讯录全是 “日常打交道的同事”,没人懂跨领域的事;

想跳槽或创业,想找个靠谱的人问问方向,才发现身边要么是 “只聊工作的熟人”,要么是 “泛泛之交的网友”,根本没人能给实在建议;

遇到突发问题,只能自己硬扛,心里总犯嘀咕:“我认识的人不少,怎么关键时刻就没人能用?”

以前会觉得 “人脉就是多认识人”,共读《能力陷阱》里 “3 类人脉关系” 才明白:

不是自己人脉少,是没有搭好 “运营 + 个人 + 战略” 的 “盘丝网”——

日常只维护 “眼前的关系”,缺了 “帮你扛事、带你成长的关系”,遇事自然慌。

一、别再 “瞎攒人脉”!你不是 “没人脉”,是缺 “有用的关系分类”

有没有发现,越 “乱加好友”,越容易陷入 “人脉无效” 的困境?

微信里躺着几百个 “好友”,大多是 “工作对接过一次”“活动上扫了码” 的人,平时不联系,遇事根本不好意思开口;

只跟 “天天见面的同事” 熟,聊工作没问题,可想找 “跨行业资源”“职业规划建议”,连个能聊的人都没有;

觉得 “人脉就是多参加饭局”,可饭局上认识的人,转头就忘了你是谁,根本帮不上忙。

这就是很多人 “人脉没用” 的核心:

我们总把 “认识人多” 当 “人脉广”,却没有分清人脉分 3 类 ——

“运营关系” 帮你搞定日常工作,“个人关系” 帮你解决私事、给你底气,“战略关系” 帮你抓机会、破难题。


就像书里说的,缺了任何一类,遇到对应问题时,你都会慌。

你是不是也这样?不是没人脉,而是没给人脉 “分类管理”,关键时候调不出能用的资源。

二、我的 2 个真收获:原来 “人脉有用不难”,做好这 2 件事就行

读这段内容时,想起自己以前 “乱攒人脉” 的经历,才明白两个关键道理:

① 别只维护 “眼前的关系”,给人脉分 “3 个抽屉”

以前把所有 “好友” 都混在一个列表里,遇事根本找不到人。后来给人脉分了 “3 个抽屉”:

“运营抽屉”:放每天对接的同事、供应商,平时只聊工作,确保日常事务顺利;

“个人抽屉”:放能说心里话的朋友、行业前辈,遇到 “要不要跳槽”“跟领导有矛盾” 这类事,能找他们掏心窝子聊;

“战略抽屉”:放跨行业的合作伙伴、有资源的创业者,平时不常联系,但会偶尔分享行业信息,遇到 “找新项目资源”“想转型” 这类事,他们能帮上忙。

有次想做个跨界活动,从 “战略抽屉” 里找了做电商的朋友对接流量,从 “运营抽屉” 里找同事协调内部资源,活动就进行地很顺利 —— 这才明白:人脉不是 “一锅粥”,分好类,遇事才能快速调用。

② 别让 “运营” 和 “个人” 关系脱节,互相搭着用更有用

以前总觉得 “工作关系” 和 “私人关系” 不能混,直到有次帮了 “运营抽屉” 里的设计同事,解决了他孩子上学的问题(从 “个人抽屉” 里找了教育行业的朋友帮忙),后来做内容需要设计支持,他主动加班帮我优化,还把我介绍给了他们圈子里的设计大神 ——

这就是书里说的 “运营和个人关系结合” 的好处。

原来:不用刻意把 “工作” 和 “私人” 分开,帮同事解决点私事,或者跟朋友聊点工作难题,反而能让关系更牢固,关键时刻对方更愿意帮你。

三、3 个小行动:帮你从 “瞎攒人脉” 变 “人脉有用”

不用等 “认识很多人”,做好这 3 件小事,慢慢搭起你的 “人脉盘丝网”:

① 今晚花 10 分钟,给现有好友分 “3 个标签”

打开微信,给好友加 3 类标签(不用太复杂,简单标注就行):

标 “运营”:每天 / 每周需要对接工作的人,比如同事、客户、供应商;

标 “个人”:能说心里话、帮你解决私事的人,比如发小、靠谱的前辈、能吐槽的朋友;

标 “战略”:能给你机会、帮你破局的人,比如跨行业的合作伙伴、有资源的老板、比你厉害的创业者。

标完你会发现:要么 “战略” 标签下没人,要么 “个人” 标签下只有两三个人 —— 这就是你遇事慌的原因,接下来重点补这两类。

② 每周花 20 分钟,“维护 1 个非运营关系”

不用特意约见面,简单的互动就能维护:

对 “个人标签” 的人:发一条 “最近看到你喜欢的球队赢了,恭喜呀”“你上次说的那本书,我看了很有收获”,让对方知道你记着他;

对 “战略标签” 的人:分享一篇 “他行业的最新文章”,附一句 “看到这个觉得对你有用,分享给你”,不用等回复,保持弱连接就行;

别觉得 “麻烦”,每周只维护 1 个,慢慢就能让关系 “活” 起来,关键时刻对方才愿意帮你。

③ 遇到事时,先想 “3 个标签里谁能帮”

下次遇到问题,别先慌着自己扛,先在心里问自己 3 个问题:

这件事是日常工作吗?找 “运营标签” 的人,比如 “需要对接客户资源,找客户对接同事”;

这件事是私事或需要情感支持吗?找 “个人标签” 的人,比如 “跟领导吵架想不通,找靠谱的前辈聊”;

这件事需要新机会或跨领域资源吗?找 “战略标签” 的人,比如 “想做短视频,找做新媒体的合作伙伴”;

刚开始可能不习惯,但多试几次,你会发现 “遇事有人帮” 的感觉特别踏实。

《能力陷阱》里说:“优秀的领导者,都有一张‘人脉盘丝网’—— 不是认识人多,是需要时能调出对应资源。”

别再 “瞎攒人脉”,也别再遇事自己硬扛 —— 从今晚开始,给你的好友分 3 个标签,慢慢搭起你的 “人脉盘丝网”,你会发现,以后遇事再也不用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