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有点喜欢王崧舟
在以前,提起王崧舟的大名,可以说在小语届那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他本身的素养比较高之外,就是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还有就是从小学老师的身份过渡到大学教授。
他这些所有的头衔都不是我所关注的,听过王老师的一节《去年的树》,当时的感慨就是这样的课只能欣赏,我是完全做不到的,连有想模仿的念头都没有。之后,在网络上听王老师的一些课,仍然是有这样的感觉,他太博学了,他的课堂只能远观。
这两天听了王老师的一节《记承天寺夜游》,有那么一点点听懂了。
课堂开始介绍苏轼的三千多词中,写月的570多首,月大多跟心境是相连的,然后出示一些与“月”相关的诗词句子,让学生在这样的句子当中通过读,联系生活,自己,感悟人和月之间的关系。感悟苏轼对月的情有独钟。
话题转折,苏轼贬官黄州之时写的这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学生自读文章。选择关键的四组词语出示,还是学生读,感悟其中某些字的含义。就这四组词语,让学生再读课文,进行写作顺序的排列。正好是文章的启承转合。在学生说转的那句话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感悟为什么是转?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诵读当中,学生很好的把握了苏轼写作的顺序,了解了起因经过转折和最后的议论。
讲解课文的时候,重点感悟了转这一部分,从这一部分不断的读,学生感悟到所看到的并非是积水,而是如积水空明的月光,来感悟作者此时的心境。品资料出示当时苏轼深陷乌台诗案的前后,学生谈感受,最后联系苏轼本人,联系他与月亮之间的情感,联系当时乌台诗案,为苏轼写几句心里话。
整个课堂还是以诵读为主,还是王教授一贯的诗意语文,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深深的吸引了众多的观课者和在场的学生。
有那么一点点听懂了这节课的,但并不是让我能够喜欢上他的原因,毕竟诗意语文我还是欣赏为主。让我开始喜欢的而是接下来的报告,让我对他的博学和对教材的研究深深折服,还有就是他的一些观点我正在实践。
原来崇拜某一个人,还真的是因,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要么是我们所高攀不起的,需要高高景仰的,要么是做法或者某句话打动内心的。
由于时间关系,他这个讲座,没有具体展开讲很多。
先是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建构内容,把它分为八类:
1汉语言文字方面。汉文字文化和汉语言文化,如成语,蒙学,童谣,谚语,歇后语,字谜,对韵,对联,词串。教材里面,比如部编版识字课上的《对韵歌》
2.传统文化。古诗词,文言文,古典名著,古代神话、寓言和民间故事。比如《静夜思》《司马光》《草船借箭》《亡羊补牢》。
3.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故事和特定历史事件。比如《曹冲称》《圆明园的毁灭》。
4.传统艺术文化。比如手工艺术,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表演艺术。
5.科技文化。比如古代文明,古代科技,古代科学家。
6.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族风情,农耕民俗。
7.宗教文化。
8.意象文化。图腾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建筑意象。
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建构内容,怎么重估课程的文化价值呢?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
这部分内容是我最喜欢听的。我从小跟着爷爷爸爸练习书法,对汉字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毕业之后,有认识了几位书法老师,开始从楷书过渡到隶书小篆,更是对它情有独钟,在我们家里书法书占相当一部分,还有有关字源解说之类的字典和书不下几十本。
王教授在这里面举例说明了部编版教材《秋天》课文后面的写字“大”。
平时我们的教学是怎样进行的呢?指出这个字在田字格里面的占格,说一个口诀,进行组词和扩词,学生书写进行,点评,获得相对应的星星数量。稍微好一点的会提醒坐姿和握笔姿势。
在王教授看来,我们的常规教学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技术是最没有灵魂的。
他是怎么分析呢?他让我们观察本篇课文后面要写的几个字,出示他们之间甲骨文,然后是楷体。我看了之后恍然大悟,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几个字是一个人发展的历程。
巳,一个小孩的胎儿时期。
子,刚刚出生的小孩子。
人,侧面站立的人。
大,双脚站立,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人。
讲清楚了字源,孩子们不仅仅是会写会说会用,重要的是这些字与我们的祖先联系了起来,与我们的生命联系起来,成了一个个鲜活有生命的,成了彼此之间有关联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年级教学,从天地人识字开始,我就引入了字源识字,从天讲起,讲了它的来历,讲了女娲补天,说起了盘古开天地,让这些字鲜活在我们的生命里,让我们在神话中与祖先相连。
讲《秋天》这一课,我们从秋的字源说起,感受秋天的丰收,感受先人对秋的尊敬。
二、课文是精神返乡的入口
王教授仍然以课文《秋天》举例。他说他出生于秋季,最喜欢秋季。我也如此,秋天出生,最喜欢秋天,名字当中带有秋,可能也就是这样一句话,彻底让我对他路转粉。课后搜集他相关的文章那是后话了。
在这篇课文里面,他谈到了文化意象:北燕南飞。
我们中国古诗词当中,于比相关的诗句不少。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有——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陆游有诗“燕来惨淡沙场外,跃出苍茫云海间”,晏殊有词“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范仲淹有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李清照有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一首首的诗词,无不再诉说,古时候的大雁,是在给我们传递书信。
作为今天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我们要不要给孩子说这一文化意象呢?
王老师给出了一个方法,我们从儿童生活出发,进行文化的浸润即可。
我们可以这样说,传说大雁可以给人们传递信息,假如,妈妈外地出差,饮,请大雁给妈妈传递书信,你准备在信上给妈妈说些什么呢?注意,不能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等哦,只能写一封信哦,你准备说什么呢?
带着你对妈妈的思念,读,(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带着你对妈妈的牵挂,读——
看着你对妈妈的爱,读——
可以说,解读教材最考验一个老师的基本功,这需要我们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听到这里,我感觉我应该赶快去读书,读书,读书。
《为什么读经典》中有这样的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他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
打开经典之门,就是打开文化之门。
三、重构是文化融合的范式
先要优选内容,对于孩子基本能读懂的就少交少学,能读懂部分的选角选学,对基本上读不懂的老师要多教多学。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会弄反他们的顺序,我们经常会对于孩子一读就懂得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分析,而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一笔带过。可见还是教材分析不到位,解读不到位,对孩子的学情没有一个恰当的分析。
其次是分类整合。对于出现的文化类别,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可以拓展整合。
第三集中学习,也就是主题单元整合。
第四专题探究。这里指的是要有课程开发意识,设计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程。
五是专业引领。一定要多看这一领域里面专家的各类书籍。他主要推荐的是孙绍振的《名作细读》。
四、积淀是深度融合的旨归。
在这以方面,王教授没有进行展开论述,而我所体会的是:要想有上面几方面的展现,必须从大量的读书,博览群书,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对自己进行沉淀,素养才会提升,才会进行专业的文本解读,有深度的文本解读,才能在文本解读当中读出自己的风格,课堂才会深入浅出且让学生浸润我们祖国的文化。
课和讲座听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语文老师,真的是要有底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