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二六六(大取6)

臧之爱己,非为爱己之人也。厚不外己,爱无厚薄。举己,非贤也。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 有有于秦马,有有于马也,智来者之马也。 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 天下之利驩。“圣人有爱而无利”,伣日之言也,乃客之言也。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

忙忙碌碌又到周末,读书学习翻译古文句子真的就是好好对待自己的日行一善,继续沿着反思深思并写作的方向做“每天进步一点点”加油。

好好地爱自己,并不是仅仅爱自己是一个人。或者说厚爱别人并不是就不爱自己,要能够做到爱别人与爱自己,没有厚薄的区分。自己爱好赞誉自己,那就不是真正地贤人。所谓的义,就是要利人利己;所谓的不义,就是害人害己。所以说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就是辨明义与不义的标准。知道朋友有一匹特定的秦马,也就是懂得朋友有了实实在在的马了,但是还要心里明白他将来需要些什么样的马。

爱普通广泛的世上的人们与爱闭塞弱势的人们相同。一视同仁地兼爱世人,又应该都是相同对待的。还有就是爱上世的先人们与爱后世后辈的人们,也要与爱当下现在的世人们一样才行。虽然我们说起来,鬼不是自然界中的人;但是哥哥的鬼,就如同是哥哥一样。天下的人都会因为得到利益而欢悦啊。“圣贤的人只有大爱而没有私利”,这是儒家的片面言论,是外人(区别于家族家乡内人)的说法。

现在的天下可能并没有多少继承墨学的人,但我相信墨子的学说会一直在世上流传着的。

翻译的磕磕绊绊,只能是大体明白字里行间的哲学智慧,其实也就是不真正明白。理性的情感超乎想象的深奥,不仅仅是理性与情感交融而且是伦理博爱广泛。只不过所说的爱人与爱己本为一体两面,如同硬币两面类似不可分割,这本身就突破了传统利己与利他的对立了。"志功为辩"的践行更是将道德判断从空谈转向实效了,动机与结果统一才是知行合一。

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提出了在当时的具有时空穿透力的观点,那就是思想中坚定地对古人的尊重、对今人的关爱以及对后代的负责形成了三合一的完整的责任链条。这种跨代际的伦理观令人钦佩之至,不仅仅是值得我们后辈人去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当代世界“全球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古代回响前世呼应啊。

墨家在这里破除身份差异,在AI时代仍焕发勃勃生命力,"义利统一"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结合,提示我们科技文明更需要建立普世性的人文关怀。伟大大伟,受教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