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段“小女孩教育家长”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小女孩因被家长批评不服气,
转过头来开始教育家长
“文化人要用古诗批评人,
你一直啊啊啊啊啊地嚷,谁会听你的呢?”
一番妙语连珠逗笑网友。
视频里,小女孩被爸爸批评以后,
沮丧地坐在凳子上,
可下一秒钟对着沙发上的爸爸
就是一通语重心长的说教。
妙语连珠
你看人家动画片里面那些,他们是怎样对孩子的?不骂孩子~不打孩子~只是批评她,让她改正。
而你们就那样,啊啊啊啊喊,谁想听你们的啊?
你看很多父母是不是(有)小孩子跟我一样,很调皮也很聪明?
他们父母就像你一样打她骂她。
她们是不是越来越笨?被骂笨了。还打?打个半死去哦!
小女孩进一步指出父母的问题,
你们都读了大学了
还不会用好的句子骂人
我连小学都还没有读完
自己都不反省
总是让我来帮你,自己都不反省!
你以后骂人,能不能用文化高一点(的)来骂人呢?
你都已经读过书了,我现在小学还没读完。
你已经读过小学、初中、大学,你还不会用好的句子、名句来骂人吗?不会用古诗来骂人吗?
为什么总是用那些粗话啊,什么什么的来骂人呢?
她现场模仿了一段爸爸训人时的模样
最后带来直击灵魂的“沉重一击:
“你还说我背的古诗少,我都可以用古诗来说服别人。”
“你呢?只会嗷嗷喊。”
一脸恨铁不成钢
这个小女孩从头到尾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网友表示竟无法反驳
“逻辑很清晰,论据很有力,
这个小姑娘长大了了不得”、
“是个做辩论选手的鬼才”。
还有眼尖的网友
心疼起被“训”得蜷缩在沙发角落里
“瑟瑟发抖”的老父亲,
“家长被训得明明白白”。
心疼爸爸的网友们,
为了让他下次批评女儿时
能有“诗”可用,
为他现改了一堆诗,
以备不时之需
“一只黄鹂鸣翠柳,两个巴掌教你走。”
“子不教父之过,爹要打你准没错。”
“天苍苍野茫茫,不打不是你亲娘。”
“床前明月光,打你不关窗。”
有家长抹泪坦言
这就是为啥女儿出生后
开始重新背唐诗
有网友想知道
生气时
到底用什么古诗表达情绪?
该用什么样的姿势去吼娃,才能让娃真的心服口服呢?
1、收起暴脾气,耍好“小心机”
很多家长吼孩子的时候,喜欢打“车轮战”,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话、没点新意,孩子鬼精鬼精的,他肯定一顿话把你驳的片甲不留。
普通妈妈吼孩子写作业磨蹭:
你怎么又开始玩了!能不能认真学习!能不能长点心!!
有文化底蕴的聪明妈妈吼孩子不学习:
你们不是刚学了《悯农》这首古诗吗?农民伯伯要是像你一样整天磨磨蹭蹭的,你觉得庄稼还会长大吗?庄稼不长大,咱们吃什么呀!
你吃的面包、爸爸喝的啤酒都是用小麦做的,没有庄稼,你和爸爸都不能吃喝了......
这段富有哲理、包含科学、有理有据的一顿话劈头盖脸砸下来,孩子就会乖乖学习了。
这是因为——
如果我们不能引经据典、舌灿莲花,孩子就会觉得家长说不过他,自然也不会对家长有多少崇拜感。
还会觉得大人也就这样、一个“纸老虎”、“仗着爸爸狐假虎威”罢了,觉得大人还没有自己懂得多!
各位家长想一想,你是不是一吼孩子常常感到没话说?只会说“猪脑子”“笨死了”一到需要大展身手的时候都使不上劲?
所以啊,家长在吼孩子的时候,一定先做好知识储备、多看书、多看报,知识才能记得牢!
2、训娃、吼娃分场合
在超市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拿着玩具车,嚷嚷着要买,但是妈妈不同意。
几番争夺下,孩子咧着嘴大哭特哭,围观的吃瓜群众也会劝着说:给孩子买吧!又不贵!
妈妈气急败坏打了孩子一下,家里这么多玩具了!买什么买!不买!然后拉着孩子走出超市......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你当众训他的时候,这件事已经不是“买不买玩具”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妈妈为什么当众训我,好没有面子哦”。
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孩子,特别是在有其他小朋友在的场合,孩子是非常没有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