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困局,需坚持减负松绑与赋能增效相结合,着力构建权责匹配、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制度减负去冗疴。建立“三张清单”制度,制定属地管理责任清单,厘清县乡职责边界;编制村(社区)履职清单,明确协助办理事项准入机制;发布负面清单,严禁违规摊派任务。实行会议文件总量控制,推行“多会合一”“无会月”机制。

       资源下沉强根基。推进“人财物”三下沉,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实行“县编乡用”机制;设立基层治理专项资金,建立“费随事转”保障制度;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权限下放至乡镇,配套开发业务指导手册和培训课程。建立部门响应机制,推行“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确保问题处置及时高效。

       机制赋能增动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取消不切实际的“一票否决”事项,增加群众评议权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免责情形,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实施“头雁培育工程”,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基层工作者,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通过系统性制度重构,基层干部得以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更多精力投入民生实事,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