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其不可而为之
袁老师说
做爱阅读的老师,是《植树的男人》里的那个植树人,在荒芜人烟,干旱贫疾的土地上,开始一个人的播种,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一个人,三十七年,播种一百多万颗种子,活下来十万棵树。
把沙漠变成了绿州,最终创造了奇迹。
这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知道自己所努力做的事是难以成功的,但还是要尽力去做。
这是孔子的话,反映了他为了实现理想而执着奋斗的精神,
也可见,所要做的事,有多么困难,决心有多么坚定。
不由得想起《犟龟》里的小犟龟。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
想起贝多芬 ,在晚年的时候虽然耳朵聋了,但坚持继续作曲,交响曲第九章,就是在耳聋后创作的,这样的坚持,成就了伟大的音乐家。
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敢于立下大志移山,敢于迎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中国人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虽然咱们一再提出“全民阅读,点亮中国梦”
可是中国全民阅读的比例在世界上排名还是比较低。
上次去五峰书院,发现,城市人的阅读习惯还是很好的,有耄耋老者,也有孩童青年。
可是农村就不一样了,没有阅读环境,没有阅读意识,读书无用论。
再有,就是功利性的阅读,读书就是为了做题,刷题,考大学。
在农村这样一个环境中做阅读推广,碰到的困境可想而知。
然就是有这样一群人,敢于做别人不做的事,因为共同的教育理想,相聚在缘分的天空下。
(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袁老师在《丁丁历险记》讲座之后感慨到:
童年的阅读体验是多么重要,我们提供给孩子们读物,应该是美的、高雅的、严谨的……优质阅读,是文明的基础。
这次参加爱阅读的培训,真正感受到了爱阅读课程超好,选择中外经典,真正是有营养的好书。电影,音乐,绘画,文字,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审美和艺术修养。这正是农村孩子接触不到,也够不着的东西。
以前一个人带着孩子做阅读碰到种种困惑,越走越觉得山穷水尽,通过这次培训,突然感觉柳暗花明了,为什么一些中外的好书学生不喜欢读呢,现在才知道,有些书,要有老师行之有效的指导和导读,学生才会有兴趣去读,才能知道怎样去读,才能读懂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
启明书社才是真正的植树人,
给了我,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多多播种爱阅读的种子,
点燃孩子爱阅读的热情。
(三)
爱阅读最美丽的花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袁老师说,我感觉进入爱阅读项目后,老师都会变美,进入时间越长越好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秘密[调皮]
真心说,我发现了。
爱阅读的讲师,绝对都是纯素颜,但举手投足无不充满魅力。
这就是生命的化妆吧,是诗书滋养,是情怀高远,是自信包容。
11年,我在周口听她们讲课,19年,她们已成为爱阅读的讲师。真心为她们高兴。
真的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欠下的阅读和历练真的太多太多。
一个人走得很慢,一群人方能走得更远。
长期的坚持,共同的纯净的教育梦,成就了她们。不问收获不代表就没有收获,只要上路,总有一天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她们的执著,是教育的一个童话,是爱阅读最美丽的花,是启明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