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介绍,本书作者有两位,一位是布莱尔.克里斯丁,是布朗大学计算机和哲学双学士,还是2009年人工智能洛伯纳大奖得主,另外一位汤姆.格里菲斯,是加州大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教授。
本书告诉我们,算法的思想可以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理性决策来解决问题。
核心内容:
很多生活中看似很复杂很纠结的决策,都可以通过算法理性的解决,与其听从命运的安排,还不如有点理性思维和理性决策精神,将决策变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中,给自己的决策增加一些确定性。
1、37%规则:不管是我们生活中买方式,还是结婚找对象,都可以应用这个规则,数学家告诉我们,做决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调查分析解决,一个是决策阶段。而37%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割点。这个法则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尤其是那些随着时间变化,我们的目标和影响因素会变化的,比如我们买房子,房子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波动而变化,经常还涨价,我们经常在网上或者下线实体店对比各种车型分析,看了好久都不知道买哪款好,似乎都有其优点也有不足的地方。那什么时间我们下决定会比较好呢。本书告诉我们,设定一个自己买房的最终时间,然后在37%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决定买什么车,如果太久了就会错失好时机。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我们找工作,买车子,找对象等各个场景。
2、决策需要时间维度:我们经常遇到吃饭找餐厅,不知道去那家好,比如附件有家餐馆,你去过15次,但是9次体验非常好,另外6次体验不怎么好,那么你打算明天晚上安排出去吃饭是否应该在这里呢。这其实也是一个数学问题。数学家们告诉我们,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时间因素。假设你打算在这个城市居住很久,那么就应该去积极探索新地方,发现更多好吃的地方。如果你后天就要离开这个城市,那么你就应该保守一点,找一个好吃概率更大的地方,确保体验。我们生活中很多决策也需要加一个时间参考维度,选择会有成本和需要冒险,你做了这个选择,就会失去尝试另外一个选择的机会。所以在选择中,我们要参考未来的时间因素,来判断是否这得冒险。
3、过度拟合错误: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会沉迷于细节,看不清大的方向,很可能我们犯了过度拟合的错误,过度拟合经常发生在算法和一些数学计算中,表示我们为了得到假设,而将假设变得过度严格而失去了参考意义的情况。书中提到了几个经常发生的场景,在面试者或者在讲PPT报告的时候,我准备的很充分,做出来各种细节和各种风险的措施,但是在最后,我们还是被老板或者面试官的几个问题难住。这就是我们过度拟合了,我们太重视细节,而忽视了大的方向。也就是,我们的材料可能太在某一个方面具体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和所带来的风险。
为了避免过度拟合,本书给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限定思考时间,比如一个小时内必须完成某件事;
第二:限定内容长度。比如著名的电梯谈话,就是希望我们将要讲的事情提炼精简,只讲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在白板上讨论商业计划,这种方式是对我们的思维更好的整理,也同时让我们去考虑更多的风险和可能性。
4、关注当下:对于一个决策,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关注未知的信息,而忽视了已有信息的重要性。数学家们告诉我们,做任何决策都要考虑时间因素,比如去什么地方旅游,是否应该找工作等等。有人说要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最后一天度过,这是一种很不合理的假设,因为如果只有最后一天,我们的任何决策都会有变化,而不会考虑将来。对于找工作,对于一个年轻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应该积极寻找最合适自己的工作,如果再过两个月就要退休了,当然就应该保守一点,不要跳槽了。时间的因素在我们生活中决策都是需要考虑的。
5、时间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数学问题,用数学家的办法管理时间,才能活得更有效率。对于时间管理,到底应该小事有限,还是要事优先,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数学问题。关于我们很多任务的排序。有数学的办法。
如果你的任务都是有截止日期的,数学家建议就按照截止日期的早晚安排任务,这个叫做最近截止日期法,这个办法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
如果我们想要完成更多的任务,那我们就应该先放弃那个占用时间最长的任务。
如果这个任务牵涉到别人的等待时间,我们就应该“小事优先”,这样可以确保等待的时间最小化。
在小事和要事之间的权衡,先估算一下每个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你可以算一下每个任务的“密度”。一个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然后按照任务的密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去依次完成。比如有三个事情今天要做。他们的重要性分别是A=10;B=8;C=5,每个任务完成的时间大概是A=2小时;B=1小时;C=0.5小时。那么我们最终决定要先做C,然后做B,最后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