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印度电影纯属被不小心看到的评论吸引,《三傻大闹宝莱坞》,看评论里除了吐槽哪个傻子翻译的电影题目,然后对电影的无比喜爱。抱着好奇心看的,差点没被扼杀在无聊的开头里,看完之后完全是拍拍胸脯说‘幸亏啊,幸亏坚持了一下看完了。’
然后沉迷于阿米尔汗的帅气,深邃的眼神,甚至那类似精灵的耳朵。接着看了他演的《地球上的星星》,开始喜欢他的演技。演什么想什么说的就是他。跟着他一起领略印度歌舞的华丽欢快,一起沉浸深邃眼神的大滴眼泪的悲伤。
然后前几天托福看了《摔跤吧,爸爸》,看着帅气迷人的帅哥成为了大腹便便的中年老爹,却依旧魅力四射。这位宝莱坞四汗之一的领军人物还是那个眼睛会说话的人,我深信,心里有才能表现出来,心存敬畏,才能越走越宽。
因为阿米尔汗,喜欢印度电影,喜欢它嬉笑怒骂中看到的社会深处。有点像鲁迅,看似笑话,却深入人心;有点像唐伯虎说的‘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看似轻松以后,带给人们的就是沉甸甸的社会现实。电影中结尾往往是以圆满结束,大概很多时候现实并不会如此,但是心中有个执念,总会越来越好。
就像电影中,那双深邃的眼睛虽然滚落泪珠,但那嘴角永远是上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