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来自于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他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后来改成了一辆火车,李善友教授在课堂上又改成了汽车。原话是什么不重要,他核心想表达的是两个字,创新。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因此,他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
熊彼特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后来人们将他这一段话归纳为五个创新,依次对应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以上信息来自于百度百科)
创新的原模型是S曲线,也是我们讲的第一曲线,指产品、技术、服务、行业从诞生、发展、成熟到衰亡的过程,形如S形曲线。第一曲线是适应在稳定的竞争环境中,沿着曲线内部,持续改善的,但是最终会遭遇极限点。
那如何正确理解第一曲线?
首先,任何创新最后都会成为第一曲线,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其发展规模还远远没有到达极限点,甚至可以说死在半路上。
第二,企业的创新,最初的时候,一定会经历破局点。破局点,指的创新刚发生的时候,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利润水平,相比于原有主营业务都处于劣势。此时曲线是向下的。只有打破破局点,才能进入增长的轨道里。那如何打破破局点,我们放到后面进行分析。判断创新是否通过破局点的标志在于能否形成正循环的自增长。
第三,企业最终一定会到达极限点,也叫做失速点,是指随着企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无论如何都会到达顶点,最终增长停滞,这个点就是极限点。为什么会有极限点,可以用熵增理论进行解释。判断极限点的标志通常通过企业自身增长是否出现持续减缓,行业是否接近增长极限,以及是否有要素发生了10倍数变坏。
S曲线之所以为S型,这个概念来自于生物学。其缘由是在于通过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这个整体的趋势像英文字母S。其实组织就是一个物种,因此这个概念也适用于企业的增长。
因此这个思维模型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对于企业来讲,我理解其重点在于如何保持持续的增长,同时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外界技术和市场的变坏,在增长的同时,通过独立小团队(后面会涉及),去构建自己的第二曲线。所以第一曲线在不同阶段,组织的关注点应该不同,在创新初期,应该关注如何破局;形成自增长后,应该关注如何处处迭代,实时创新;在达到失速点前,应该将某个创新成长为新的业务。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或者提出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