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覆盖级的读书
1.高水平读书境界——全覆盖。
有什么书,你都读过;有什么人 你都认识。你对整个局面有智力掌控感,谁一出手你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这就叫全覆盖。
2.事实上现在任何正式的学术交流,都是默认全覆盖。
3.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感”。
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内隐学习”。
4.读的书越多,你的敏感度就越高。
5.读书不能以书为本,必须以自己为本,以修炼认知感为本。
6.什么书应该精读呢?那当然是“熟悉+意外”。要选那些既能跟现有的认知感产生共鸣,又能感到些许意外的书。
7.用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套成熟的认知感,再出什么新书、再冒什么新人,你就会非常敏感。
二、从搜索到调研的功夫
1.很多人没有搜索意识。
2.搜索这个功夫,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知识”。
3.约翰逊说知识有两种:你自己知道的东西是你的知识;而你暂时不知道,但是知道去哪儿能查到的信息,也可以说是你的知识。
4.知道不等于记住。知道不等于见过。
5.有了互联网就有了几乎无所不知的超能力。不过我们要学的不是简单的搜索,而是调研。
6.调研是要从一点线索追踪进去,深入挖掘一组知识,形成观点。
7.罗素提出,好的调研满足三个要求:
(1)高质量。圆满回答一个问题,形成认知闭环。
(2)要可信。资料要有来源,来源有权威性,最好是科学论文。
(3)要表达好。让人一看就明白。
8.高水平的调研要求有提问的意识、搜索的技巧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提问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问题比答案值钱的时代。
三、调研的心法
1.普通的日常搜索都是获取一个信息,回答一个提问或者澄清一个事实;
而调研则是使用综合手段,从公开信息中寻找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把一个问题给说明白。
2.基于网络搜索的不太大的调研:
(1)提问
把问题变成一个可调研的提问才行。
问题可能是隐性的,提问必须是显性的。
可调研的题问必须有方向。
提问,显示一个人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模型。
(2)逻辑脉络
卓越的搜索者脑子里有张逻辑脉络清晰的调研路线图。
调研的每一步都是在填补一个逻辑空白。
搜索是有极限的。
(3)信息的可靠性
负责任的调研必须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学术论文是最过硬的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必须先把当前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给调研明白,然后在“当前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做自己的研究。
卓越的调研者会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最关键的信息给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来源。
调研结果代表最新的知识,知识需要更新。
(4)组织
调研必须以问题为核心,所有的提问、所有信息都是为那个核心问题服务的。
卓越的调研者是刻意的——调研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出报告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3.罗素还提出“情景化”,要把这个答案给情景化才行,也就是需要知道什么,才能更好的认识答案。
4.情境化要求我们不能只调研到直接的答案,还要调研周边的情境。
5.最好的调研中不能只提供信息,还需要提供对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时候还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四、高级调研法
(一)高级调研法核心“主动调研”,一定要主观的读,要带着问题和方向读。
(二)高级调研法五个过程:
1.读书
思维密集度:别人准备这份读物所花的时间,除以你阅读这个读物所花的时间。
选定一个领域展开学习的时候,科特勒建议找其中五本书来读。
(1)通俗易懂的畅销书,迅速熟悉话题。
(2)热门书,技术性稍强一些。
(3)有专家视角的书,看专家是如何考虑问题的。
(4)真正的硬书,最难啃的一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写给专家看的书。
(5)关于某一领域未来走向的书。
2.采访专家
解决问题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专家直接问他。
尊重专家:先做好家庭作业再去问,别问人家一些在网上随便就能查到的问题,得把人家的专业水平用到刀刃上。
3.到达前沿
前沿:大家都没有公认确定的答案,还属于教科书上的空白——而这也恰恰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
4.形成观点
有独特观点,才能立住。
反复考虑各方意见,自己拿个主意。但不能人云亦云,彻底搞懂了,才能做出高水平判断。
5.完成叙事
费曼学习法:检验学没学会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能不能给别人讲明白。
只要有个好课题,发掘出兴奋点,会很容易进入心流。
(三)科特勒建议阅读时要关注三点:
1.领域的历史叙事
2.相关的术语
3.把感到兴奋的东西记下来
附:以上内容属于“摘录笔记”,出自《佛畏系统》第二章第1-4小节P57-P81,时间2022年7月2日。
小吉有言:
在此之前,我也一直觉得知识是无穷无尽,学不完的,毕竟自己还没学多少,随着时代发展还有更多新知出来。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有所改变。在第一小节《全覆盖级的读书》中举了好几个例子,都是为了证明“知识是有限的,是可以读完、学完的”。既然别人可以,那我为什么不可以?
大学有一门文献综述课,专门就是为了学习如何检索最有价值有名的文献,自己选择一个话题对当前的发展进行综述。这可能是学过的最专业、最系统的检索方法!平常不懂就去浏览器的操作,只能称为“搜索”,答案还不一定是对的,要保持客观理性。对了,有关疾病这方面的可以搜索,但是最好还是不要当真,万一没啥事自己吓自己。
在第四小节《高级调研法》中介绍的五步读书方法我之前看到过,应该是在《阅读的方法》中看到的。我当时没记住是哪五步,但是当这里再次出现的时候我有印象,说明之前的书没白读,也说明《佛畏系统》这本书不是完全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