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天气有了丝丝凉意。前些日子还黏在肩头的暑气,像被谁悄悄抽走了丝线,一夕之间就松了劲。
今日,来了阵微雨,雨丝如针尖,落在脸上、胳膊上,似有微风轻轻拂过。风掠过门前的香樟,叶子晃得比往常轻快了些,落在肩头也少了几分灼热。门口的湖中还有人在游泳,只是比往常少了些人,烟雨蒙蒙中,对岸的建筑,湖心的桥与一波碧水,皆笼上了一层烟灰色,竟多了几分诗意。
街上,姑娘们收起了遮阳伞,大爷们搬出藤椅坐在老树下,手里的蒲扇慢悠悠摇着,对话里总少不了一句 ——“总算不用天天躲空调房了”。是呀,从三月份将短袖穿到了十月,整整一个夏季,一天二十四小时空调不停,光电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天气一凉,菜市场里的冬瓜、丝瓜便没那么抢手了,反倒是刚上市的芋艿,带着泥土的凉润,成了主妇们的心头好。
正午,躲在浓云里的日头还带着几分夏末的余热,不过,没了往日炙烤的力道。晒在阳台的衣裳,傍晚收下来时,摸上去是干爽的暖,而非此前烫人的热。傍晚下班的路,夕阳把云染成橘粉色,风穿过写字楼间的缝隙,吹得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有孩子在小区里追着落叶跑,笑声里都透着清爽,不像七月八月那样,跑两步就喘着气喊热。
只是这凉意还带着点试探,气象台说,过两日气温还要悄悄爬到三字头,像调皮的孩子舍不得告别夏天。但心里是踏实的 —— 真正的秋凉已经在路上了,等下周那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带着淅淅沥沥的雨,把最高温压到二十出头,就能闻见露水打湿桂花香了,这样,才算把这漫长的暑气彻底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