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一百三十四)绱鞋铺
小留流第244篇
话说那年,我们几个孩子鬼使神差去清华园看火车,您想啊,几个三岁的孩子半夜还没回来,一下丢了四个孩子,小镇从没有过的能不炸锅嘛。这事闹的沸沸扬扬,不但把我妈吓坏了,也把我老爸急的够呛。
还好,孩子平安回来了,可大人害怕了,我爸还自责呐,家里孩子多,单位又远,自己早出晚归没精力照顾家。琢磨着要是能在海淀镇上班,就能多点时间照顾家。
(海淀西大街-绱鞋铺)
于是我老爸琢磨来琢磨去,终于向单位领导提出申请,要求调到海淀综合社。领导一听,干活的师傅要走,十分不舍还劝呐:老张啊,海淀综合社的工资更低了,你可得慎重考虑、考虑呀。
老爸不是没考虑经济的问题,但毕竟家里孩子多,孩子小,搭上我这个铬哏头,死活不去托儿所,拿这死孩子一点辙都没有,老爸这才毅然决然要调回海淀镇,毕竟离家近点。上回聊过,绱鞋铺隶属海淀综合社,位置在西大街南口挨着仁和酒店,也就是现如今图书城钟楼下面那个地方。
刚才说了,丢孩子事太吓人,他们不敢让我一人在家了,所以不是老妈带我去西苑中直菜站,就是老爸带着我去绱鞋铺。
(绱鞋铺)
说说西大街绱鞋铺,其实街面上就一间门脸,进深三间,一进门是交活取活的柜台,柜台后面一很高的货架子,跟百宝格是的,格子上面摆着鞋样子,也有绱好待取的鞋。往里走是工作间,两边靠墙也是货架子,在屋地中间有个半米多高但挺大的台子,上面摆满了锥子、弯针、楦头、锤子和各种绱鞋的家伙事。
那个时候,人们穿的鞋大多是手工绱制的,所谓绱鞋就是把事先制作好的鞋底、鞋帮按照要求绱制在一起。工作间台子周围一圈马扎,工人有男也有女坐在一起绱鞋,因为这活要用两腿夹着才能干,所以都坐马扎,绱法很多,用他们的行话有明绱、暗绱,包边绱。唉,看到没有,图中这位老者就是明绱。
有一句歇后语“绱鞋不使锥子——真(针)好”说的就是绱鞋这事。由于鞋帮鞋底太硬,要想连在一起,先用锥子扎一个眼儿,然后用针带线穿过去把鞋帮鞋底连在一起。如果不用锥子,直接用针扎过去,说明针(真)好不是。
得,还说绱鞋铺吧,台子周围还有几个铁家伙,俗称“丁拐子”,来,咱们看看真的丁拐子。
(丁拐子)
这是现在我的小店工作间,最下面的扒胎机不用看,就看十字扳手上面丁字形状的铁家伙,像不像鞋底!您猜怎么着?这就是传说的“丁拐子”,正是我老爸当年自己做生意时留下来的百年老物件。
那么,丁拐子干什么用的呢?原来不管是千层底的单鞋、棉鞋,还是骆驼鞍鞋,绱好后是不成型的,都要做最后的整形,首先把鞋套在丁拐子上把鞋底砸平整,然后在鞋内撑上楦头,就是像人脚一样的木头模子——楦头,这样定形一段时间后,唉,一双新鞋制成了。
来,说个我去西大街绱鞋铺的故事
(开裆裤)
那时候,像我这样几岁的孩子,无冬历夏都穿开裆裤,哪像现在的孩子,一群人伺候着,冬穿棉、夏穿纱一年四季尿不湿。那时就一开裆裤,甭管便便还是嘘嘘蹲下就招呼,夏天还好说,冬天可冷了,嗖的哼,要不有钱人家的孩子带个屁帘呐。
我妈转不开的时候,老爸就带我到绱鞋铺,我发现绱鞋铺可好玩了,台子上许多锥子,弯的直的还有带钩的,锥子把也是各种形状,针更甭说了,像家里行被子的针二寸多长,也是有弯有直。刚才说了,货架子上面摆着鞋样子和绱好的新鞋,下面好多格子是空的,唉,我得以了,像小猫一样钻进这个格子又从那个格子出来,可好玩了。
记得老爸的一个同事,我叫“郑阿姨”人特好,老爱笑,经常逗我玩。有回我又钻货架子,其实那格子间距不大,钻着挺费劲,得,把我卡那了,只露个屁股在那扭鼓。郑阿姨看到后,拍拍说,你叫什么呀?我一边鼓秋一边说,我叫“小屁股”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从此,我得一美名“小屁股”。后来,兹到绱鞋铺,就被小屁股冠名,如果还有当年绱鞋铺的老人,您记忆中的“小屁股”就是我,哈哈哈。。。
(红点是大井胡同水管子和前官园水管子)
60年代末,我家搬到了前官园,也就是前官园25号枣林院,与雷锦章老爷子做邻居,当时雷爷爷老两口带一小孙子(小春子)一共三口人住这。咱们聊过,张宝章先生采访过的雷冠武先生是小春子的父亲,小春子是雷锦章老爷子的长子长孙,您瞧瞧。
我家搬来后,年逾古稀的雷爷爷行动不便常年坐在炕上,经常隔着玻璃看院里的风景,有时看我一人在院里玩,便叫我进去聊聊天或教我下棋什么的。图中两个黄圈是枣林院,也正是此时,雷锦章老爷子就住在这里,当然了,我也住在这。
这个时候,小镇早已不用去水井挑水了,有了自来水,不过并没入户,而是安在街道旁或胡同口的地方,这样可以集中供应周边的住户用水,一个水管子供应一大片住家儿。
图中左边的红点,曾经是大井胡同水井,后来安了水管子,而右边的红点是前官园胡同口的水管子,离枣林院挺远的吧,那时差不多家家都有扁担、水桶和水缸,都要往家挑水。
(水缸)
我们都还小,挑水还归老爸,说到我老爸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从没跟人红过脸,总是先人后己,尽自己所能帮人一点微薄之力。老爸知道房子是雷家的,虽然归了房管所,房钱也让房管所收走了,可有这么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
刚才说了,当时雷家两老一小,吃水是个问题,于是老爸挑水时,常常也把雷爷爷家水缸挑满。后来轮到我挑水时,老爸还常常让我给雷奶奶家挑上两桶(雷爷爷已经去世)。雷奶奶家的水缸与图片一样,不是很高棕色带细条纹的如图,一般两担水差不多就满了,而我家水缸是黑色的特高装水也多。
说个与雷爷爷的一段往事,有一天雷爷爷又叫我去下棋,其实大多是闲聊天,我又喜欢刨根问底、问东问西,唉,聊到了盖房,雷爷爷说:盖房可有讲了,一看房子就知道是大官还是有钱人。看房顶也能分出房子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就说咱们这吧,雨水比南方少,房顶也短尤其房山更短,但这很要手艺,盖不好雨水流下来会尿檐,就像尿炕一样在墙上画出地图。您猜怎么着,当时我就想了,夜里画地图我最拿手,只是白天拿不出手。
雷爷爷继续说:尿檐的话,房子不但不好看还爱坏。唉,这就要看瓦匠师傅的手艺了,他们用砖砌的檐子可挡雨雪不尿檐,这探出山墙的砖叫“坡水”探出最多的那块砖叫“舍命坡水”,您瞧瞧。。。
2025年7月26日 海淀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