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个祭祖的日子,我随着同族的人一起去拜山。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族里总有好事的人。只要是能有一大群人聚在一起的节日,无论红白,他们总喜欢挑起些事儿以满足他们内心的无聊且过分好奇心。
"现在成绩怎么样?""在哪里读书?快高一了吧"
啧啧啧,表面上一副十分上心的模样,眼底里却满是嘲笑之意。每年都装,装给谁看呢?真是手动白眼。
扫墓时,一群人一窝蜂地拥着挤到死者的墓前,似乎这样就表示他们对死者的重视度之高。可是在墓前拾捣的不过是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余人面面相觑,站在一旁又不知所措。也有站在远处,远远地望着,事不关己。等到人人上香时才走上前随便插一支香。烧香时装出一副诚心,装模作样朝死者拜了拜,插在泥土上。然后就是烧炮仗,炮仗夹杂着人们的脏话在一片喧闹声中噼里啪啦地烧尽了。
拜完山后,除了留下的祭品,其他食物都分了吃。蔗渣,蕉皮丢得满地都是,混合着倒在墓前的米酒,把地弄得湿漉漉的一片。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昔日清明为了祭奠先人,维系亲情,如今却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到底是什么时候会变成这样的。
我认为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外,认识生命的宝贵,延伸生命的价值,感恩生命的美好才是清明节的内涵。
愿我们能通过清明节,感悟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过好每一分每一秒!
写于二零一六年四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