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小秘秘
在脱离了象牙塔般的教育环境之后,不乏有这样的声音:学校里学到的与社会上实际需要和要求的知识实在相差太远,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不可见的鸿沟。曾经的自视甚高最终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高墙越筑越高甚至变得难以跨越。彼德·斯洛特戴克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提出我们本应更早地关注这个课题。
本书《思想的假死》收录了斯洛特戴克的讲座内容,其中引用了各时期哲学的发展和观点,抛出“悬置”的概念(思想的假死),梳理了其起源及变体,最后,提出破除中立将悬置人拉回地面的可能,既要过“沉思”的生活,也要过“积极”的生活,去过实际的实践的生活。
01 刻意的“悬置”苦修
斯洛特戴克首先罗列了现代时期胡塞尔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的悬置苦修。悬置,即人为刻意地将思想从肉身中抽离,与实际生活、个人感受等保持距离,以一种客观的,如同上帝视角去分析和观察现象,存而不论。肉体在过程中只充当“现象的摄像机”,不掺入分析和情感判断。
胡塞尔更多地从精神层面进行苦行憎般刻意抽离练习,拒绝执态,以保持中立和长期自觉的“悬置”状态;柏拉图时期,在苏格拉底的启示下,出现了一批批的“柏拉图学院”,它们更多地是在物理空间层面上筑起现实的高墙,彻底隔绝外部的影响,打造一个个思想的“异托邦”。
由此可见哲人们对于刻意悬置、进入思想假死的努力几近苦修,最终不惜以现实的牺牲换取思想上的荣光。
02 情感的脱钩
过于沉浸式“悬置”不仅造成严重的现实脱离,情感的脱钩也不容忽视。斯洛特戴克在后面篇章中提及有悬置能力的人出现和思想假死的起源及变形时提到,在柏拉图时期,众人因面临如战争、对政治失望的局面,继而诞生出了对哲学的新的解读,赋予了其胜利的意义:现实的胜利不是胜利,精神的胜利才是彻底的胜利。
斯洛特戴克总结为这是失败者浪漫主义的艺术语言,“它展示了失败者应当如何去做,并能在最后一刻把失败变成胜利”;另外,一些更激进的解释也出现在各时期,比如提倡抛弃凡夫俗子的自我,自诩为圣人、高等贵族、统治者等,更有知识选择了人的自命不凡和优越感。
以上这些,在我看来无不是因过度悬置造成的情感飘忽。过度的情感抽离导致了其无法在现实中找到有力的附着点,无所寄托。但总要寄托点什么,因此人只能逃遁到虚无的精神上自我满足且乐此不疲。
03 给当下的启示
“具有悬置能力的人的产生与其载体文化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
回到最初,就不难解释社会和教育的短暂脱节。传统和固定的教育学习环境下必然会培育出拥有悬置能力的人,当这些似乎拥有优秀学习和自省能力的人迈入社会时,理所当然知识和理性首先会受到现实的剧烈冲击,随之而来的将是不断的失望和挫败。然后再一次,他们或许又会遁入虚空中自诩为王,自我安慰现实无关紧要。
但理性和情感从来都不是二元对立的,互相冲突,人也不是简单的A面或者B面,他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综合体。在《西西弗神话》中提出过一个问题:意识到荒诞就得轻生吗?现实的或思想的?斯洛特戴克用哲学的视角,警示人们是时候要重新将科学嵌入到生活世界中,将悬浮的人拉回到现实真实地面,重拾业已过时太久的肯定生活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