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到26日,我参与了三天的家庭重塑课程,是由台湾杨明磊老师带领的。一开始杨老师就抛出问题——对你而言,家在哪里?
让我们来看这个“家”字,它是个象形文字,特别形象地表达了古时家是什么。家最上面的“宀”象一个屋檐,代表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而下面的“豕”,指的是猪,古时家中都会饲养一些牲口,直观地表达了家是个能吃饱穿暖的地方。
吃饱穿暖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我要讲的家,是指在心里的家。家可能是一个时刻,也可能是一个地点,是由你来决定的,不需要他人的评判,是一个很私人的感受。
每个人的问题都会不一样,有人说家是面对病人的时候,有人说家是从小长大的祖屋,有人说家是坐在客厅落地灯下,有人说家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感觉……而我呢?头一回认真地思考“我的家”,忽然彷徨了。那天小组分享,轮到自己回答:“我一直没有家的感觉,直到两年前有一个人告诉我——他的心里一直有我的位置。那一刻忽然觉得心踏实了,有一个人会牵挂你,在乎你。可这还不是我想要的家,因为我想要主动权和选择权。”
你知道旅行和流浪的区别吗?旅行是有家可归,流浪是四海为家。小时候当我看到三毛的书时,就向往去流浪,或许是缺少一份归属感,和内心的牵绊吧。
而同样是家,西方人的表达很有意思。这里会有两个单词,HOUSE和HOME,前者指的是房屋和空间,而HOME,是家庭的意思,里面有关注和想念。还有一个词——FANILY,代表着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么解释是不是觉得这个词很美?
每个人一出来就会有爸爸和妈妈,即所谓原生家庭,即使未来你有自己的小家,那个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力量一直都在,这方面的书有很多,对于了解自己会很有帮助。回想自己与原生家庭的联结。好象很早以前就断裂了,大概是高中那次,父亲又打我,我开始反抗以后,越来越少开口说话,回家一般也是关上房门,我们似乎很难有机会坐下来好好好说话了……
我和父母保持距离,没有亲密可言,相处更多地在于礼数和责任。而2017年的这次课,仿佛是种新的开启,学着用新的视角去看待小时候发生的事。当时的我们只是个孩子,看问题都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我们以为看到的真相,父母吵架、打架,他们做的很多事,在内心容易批判为是坏的,错的。而如果他们是对的,那么错的人可能是自己,会自责——是我不够好。
那次工作坊上,好几个个案,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我以为”背后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更多的是我们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课后,我发现看似负向的能量,底下流动的还是爱……只是它的表达方式,可能是愤怒、痛苦、悲伤,互相伤害。人不是好坏对错那么简单,人是多元的,复杂的。做人这件事,似乎还挺有意思。
现在看来,这次课程的意义是——我的心想回家了,可我不知道那个家在哪里,回不回得去,而后面的远行,让我确定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