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延是因为不喜欢才拖延,不是自己想做的,不是自己选择的(内耗)。可以做现在的事情积累能力才有更好的选择(积极主动的习惯)。从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做起,把做事的态度,习惯的锻炼作为基础。
二:想要的拿不到:自己内在没有真实的力量。真实的力量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晰的表达自己不断的把信心传递出去。内在的东西释放出来产生一种吸引力。是一种品质。是内在持之以恒的积累。而不是搞定别人,没有内功就是花架子就很无力。
三:在意别人在意自己的形象:看行为背后的动机。被社会价值观绑架了,相信了头脑的声音。为了人设做事。没有被认领,人设坍塌了。
四:只想不做,无所事事。
中医➕心理的目的,是帮更多的人。这样就很有成就很有价值。(练外功的思路)头脑里面想好事,不能真正带来功力,头脑对抗的是基于不想要的。太在意成功,不可能成功。要看这件事对你来说有没有吸引力而不是结果。先做人后做事。当你自己真的疗愈了,真正的体验过了。才能懂别人的痛。才能去滋养别人。伤痛、天赋、使命。积累能量。天赋自然出来。
五:使命是内在的驱动力,不是来自于头脑。头脑解决问题就很痛苦。内在动力大于恐惧。才能活出使命。活着就是感受每时每刻,跟随当下。路自然就出来了。是契合。头脑找不到出路。
六:消积被动,把自己的无能为力归咎于外在环境。不盲从。而是一个独立的有觉知的人。当个体觉醒时,可以斩断灵魂。反过来影响整个家族,能影响其他人。面对现实。有觉知影响环境。
七:虚假时挺舒服的。真实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是谁对谁错。为什么投射。这才重要。
在对的制高点再说问题。别人不愿听。这是认领自己的东西。要控制局面。为什么投射。害怕失控。
八:用头脑学习是知道做不到。头脑合理化(头脑解释)头脑盖子,成长就是盖子盖不住了,才来面对了。做内在功课。内在不整合,外面找方法。逃避伤痛,不愿意深入面对自己。
九:使命。先做人后做事。清晰我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什么样的事。这样才能平衡生活。平衡轮的支点就是使命。外在成功和活着的意义是两种事。
十:陪伴孩子找回自己。孩子任性。是想让人看到他接纳他。把孩子当工具~(哭的时候不喜欢,笑的时候开心的时候喜欢。)
孩子哭是内在搅动。自己烦躁自己处理。哭~烦~自己处理。愤怒静心~陪孩子~还哭~继续做自己功课。反复进行。做到临在陪伴。
自己做事没信心不自信。因为专业知识不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不努力。外在显化不自信。恐惧逃离。你觉得换个行业就能做好吗?(背后心态)模式不变会重复现在。做到不逃避不转移。认同我是学不好的这个信念。做出新的选择~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每天多看五分钟的书。慢慢积累。
把以上这些点穿上一根线。看到了自己的好多问题。记录下来。时时敲醒自己。先做人后做事。踏踏实实活在当下。做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