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以上摘自《红楼梦》 ,电视剧里也都演过。历来大家关注的焦点都是林黛玉如何如何,什么性格特点,什么在恋爱中的女人,但是似乎大家都选择性的遗忘了这段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周瑞家的。如果没有她,这段对话无法成立,那么林黛玉自然是有些没事找事,可周瑞家的本身就做的全无可挑剔了吗?
不得不说,封建社会里主子奴才的泾渭分明决定了主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的身份,林黛玉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自然是忘了自矜身份,挑理儿挑的有点不太适合她——她作为一个外来的“主子”挑理于一个家生子的高级奴才,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但这些都不是本次讨论的范围。
无论林黛玉的身份尴尬也好,不如别人也好,周瑞家的都是为她服务的,作为服务业者理应一视同仁。可她是怎么做的?“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挑剩下的给了林黛玉,不论是不是薛姨妈授意,还是她自己大意,这一行为都是服务业者的大忌。如果绢花每朵都一样,那也罢了。但事实不是,因为如果真的所有人都一样,那周瑞家的最后不会一言不发。而且绢花都做一样的,那也就不是宫里赐下的了,皇宫的主子不会那么没品。
那么周瑞家的真的如文中所述是顺路这么选择送绢花的顺序吗?笔者认为未必。当然,首先分析顺路一则,如果她真的只是如此考虑问题,首先她不够格做到现在的职位(奴才里比较高级的,具体文字不再引用)——毕竟能直接拿着皇宫里的赏赐在园子里溜达的下人,真心不多。而如果周瑞家的选择按照路途的顺序送绢花只是一时大意,那么作为生活中的人一时大意是可以理解的,但请别忘了这可是小说,一本天上有地下无上下五千年独此一本的《红楼梦》,曹公写书又怎么会无缘无故把一个配角的疏忽大意浓墨重彩的描写呢?所以不仅真心顺路说不成立,一时大意说也不成立。
现在问题来了,周瑞家的为什么这么做?她既不是愣头青,又不是新手下人,更不是脑残专门跟林黛玉对着干,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合理的解释了,那就是——她在试探。试探谁,试探什么?不用问,试探林黛玉,试探林黛玉的为人处事和底线。那么她一个下人,没有任何理由为了自己做这件事,她只会为了主子这么做。主子是谁?想一下绢花从哪开始送的?薛姨妈处,可周瑞家的贾府的下人,她的主子只有一个,也一直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贾府主持中馈的王夫人。薛姨妈好像原来姓王哦,她是来投奔妹妹的,她妹妹就是王夫人。等等,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王夫人不是傻子,更不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相反她可是所有权力都要握在手心的人,更是对贾宝玉关注度超乎寻常的细致敏感的人,更是对林黛玉她妈超级不满的人。在发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各种“不一样”的苗头之后,她稳扎稳打伺机而动,不仅做到了知己知彼,更做到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孙子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王夫人对贾敏的仇恨和对林黛玉的不喜,早就有很多人论述过,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只是说周瑞家的,她所做的一切不难推敲,就是在王夫人的授意下所做的试探。至于王夫人希望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目的,我觉得我现在还没有想透,但至少一点,摸清对手虚实总是至关重要的。结果当然是对王夫人利好的,林黛玉耍小性,现在讲就是“作”,不分场合地点人物,性子上来总是把拧巴当个性,把钻牛角尖当真性情,根本压不住气场,一点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其实话说回来,大家都是明白人,不在意也就不会紧张,真正在乎的才时时刻刻剑拔弩张。薛宝钗的胜出也不过是因为她的身份,作为王夫人的外甥女,将来执掌贾府中馈的最好选择——不会真的架空王夫人的权利,两人绑在一起才能将权利抓牢些。不得不说,王夫人做的没有什么错,只不过林黛玉和贾宝玉碰巧真爱了而已,相反,如果没有这段真挚感情的出现,谁又能保证贾宝玉和薛宝钗不是将来的贾政和王夫人呢?他们怎么就不能做到封建社会的“相敬如宾,琴瑟和鸣”呢?一切都是曹公制造出来的悲剧罢了,当不得真。
至于本文核心周瑞家的,她做的一切都刚刚好,让林黛玉的小性和小家子气适当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自己又仿佛受了委屈,搞得贾宝玉还帮她打岔,真是个极好的下属!可惜, 她站在了宝黛的对立面上,更可惜,世间再无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