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则故事,觉得很有趣,拿来分享: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四组,比赛“竹篮打水”,要求每组同学采取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到岸上10米外的桶里。要是你没有思考,你会觉得这位老师在犯傻,认定此举是徒劳的。因为人们习惯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阐释,怎么在教学生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呢。请你注意他的智慧所在。
哨声响起时,大家还是忙碌起来。10分钟后,比赛结束,老师做出了结论:
第一组的同学舀水很用力,所以篮子洗的格外干净,这时教师给了他们一个“净化奖”;第二组的同学跑得特别快,并且每次都很细心地把篮子上滴答落下的水尽量地抖入桶中,水竟然积了3厘米高,这时老师也给了他们一个“勤奋奖”;第三组的同学用竹篮打水时捞上了一个饮料瓶和一些漂浮的垃圾,这时老师还给了他们一个“环保奖”;第四组的同学居然捞到了小鱼小虾,老师居然也给了他们一个“意外奖”呢。
想想这样的一场比赛,怎能不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而且每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我想这远远要比只奖励谁打的水多要更有意义的多。
回头再想想教育何尝不是这样了,我们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如果只拿着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话,而这把尺子过多的时候是“成绩”,当我们用尽心思去提高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往往会心生“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心里。
可是,如果多一些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去看学生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的教室里不仅坐着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学生,比如画画好的、跳舞好的、唱歌好的、书法好的、品德优秀……他们以后也有可能成为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而一纸成绩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会显得有些狭隘吗?
记住,竹篮打水并非一场空,有时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