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李健回归《歌手》,用一首加入了一段新词的《异乡人》,把他十年前创作的初衷和十年后新的感悟传递给听众,做到了他所希望的“让文字引领音符直达心灵”,让无数的异乡人心灵为之一颤,甚至热泪盈眶。
1、闻音未识君
一直想写李健却一直下不了笔,就像面对一往情深的恋人想要表达爱意却总是难以启齿。青春期的暗恋就是一个人的朝圣,表面上只是生活琐事的日常反复,内心却早已演化出万水千山风起云涌。
所以当我在中学时代听到《中学时代》这首歌时,当时的孤独、忧郁、迷惘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仿佛有了一个注脚。我常常吟唱着“爱是什么,我还不知道,谁能懂永远,谁能懂自己”,独自解读那份暗恋的情怀。中学时代的爱与愁,是微风细雨中拍打着翅膀的白蝴蝶,伤感又美好,像极了一句古诗——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当时的我只是钟情于这首歌,知道是一个叫水木年华的组合唱的。而在同学们之间传唱度更广的是他们的另外两首歌,《一生有你》和《在他乡》。
21世纪最初的几年里,超女快男还没出现,校园里传唱的多是港台歌曲,学生们喜欢的偶像是周杰伦、蔡依林、SHE、林俊杰、孙燕姿……学生的随身听和课间的校园广播里,传来的是《七里香》《super star》《看我七十二变》……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某一天从同学那里借到水木年华的一盘磁带,喜欢上《中学时代》这首歌。
2、电影结缘
真正让我记住李健这个名字源于一部韩国电影(这个时候安利韩国电影不知道会不会被喷)——《八月照相馆》。
大学时候我喜欢的女生喜欢日韩电影,受她影响我也开始接触日韩影片。大二暑假的一天晚上,宿舍只我一人,我蜷缩在蚊帐里用笔记本电脑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已是满脸泪痕。这部电影里几乎都是最真实平凡的生活场景,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但这份质朴平实却能戳中情感中最柔软的部分。
在搜索这部电影的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首同名歌曲,作者就是为这部电影而作,听歌的时候脑海中又浮现出电影里的情节,泪水不自觉又流了出来。作者曾说“一直也说不清平淡无奇的同名电影会牢牢抓住我的心,让我有冲动为它写一段音乐”。
听完这首歌我竟然有些兴奋起来,像是遇见了知己。我这才真正开始关注到这首歌曲的作者,开始慢慢了解他。
3、沧海遗珠
李健,清华理工男。毕业后进入国家广电局工作,后辞职与校友卢庚戌成立“水木年华”组合。我这才知道,自己曾经单曲循环的那首歌,就是他的作曲和演唱。
就在我还在听着《中学时代》为青春期的暗恋迷惘的那个时段,李健已经离开水木年华于2003年独立创作了专辑《似水流年》,后来被王菲在春晚上唱红了的《传奇》就收录其中。然而这张专辑在当时的乐坛却并没产生多大影响,以至于多年以后当人们听到那首空灵澄澈的《传奇》时,不由得感慨王菲把乐坛的一颗沧海遗珠捧到了我们面前。
我却暗自感叹,遗珠何止这一颗,这张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直抵心灵深处,包括让我们结缘的《八月照相馆》。早期的作品中,李健常常从电影和书籍中获取灵感,《八月照相馆》和《传奇》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前者的灵感来源于电影,后者来源于小说。
可能当时正值新世纪初期,历史来到一个新的起点,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心潮澎湃。华语乐坛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值周杰伦蔡依林等新一代天王天后们初登历史舞台,各种风格新颖独特的原创作品让听众耳目一新欲罢不能。快节奏的时代快节奏的曲风,人们沉浸在新世纪的狂欢中,李健那种平静舒缓娓娓道来的歌曲很自然地被淹没在那个乐坛繁华百家争鸣的时代。
4、天下谁人不识君
2015年,李健以首位补位歌手的身份出现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的舞台上。他身边的人和他的听友都觉得他不适合这个舞台。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品冠、陈洁仪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他当然也有自知之明,第一季《我是歌手》就曾邀请过他但被他拒绝了。
或许经过了前两季的时间,他的思想有了微妙的变化。他本就不是功利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在水木年华刚走红时就因为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而离开并许诺不在演唱水木年华的歌曲。“名次是一时的,留下的作品才会长久。”当他完全放下名次之争,他只是想借这个舞台表达自我,传递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从每场的选歌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舞台的重视和对名次的坦然。他从不迎合观众,只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选择自己想唱的歌传递给观众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结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每一场的用心改编和创作留下的都是精品。原本不被看好的他在舞台上恬淡平静的浅吟低唱如清澈的溪水缓缓流入观众的心灵深处,抚慰受伤的灵魂,给人温暖和力量。最终他获得了《我是歌手》第三季的亚军,收获好评如潮。默默坚持耕耘十几年,这一次终于被大众所认可。
李健曾在他的作品里发问:“等待和耕耘,谁更辛苦?”如今事实告诉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真实最能打动人
毫无疑问,李健红了。人们不仅被他的演唱所打动,还因为他在节目里经常迸出来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冷萌“段子”而被粉丝亲切地冠以“行走的弹幕”的称号。李健的“段子”并不是为了刻意搞笑或带动气氛,那只是他用习惯的方式对本意真实自然的表达。那是种高级的幽默,不同于那些为了节目效果而制造的生硬尬梗。
像所有的明星一样,人们开始关注他的生活和爱情,网上也开始推荐李健的书单和歌单。人们通过多角度地窥视构建出的他的立体形象,与他在作品里呈现的自我是保持一致的。
李健是一个追随自己内心,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知道自己要做音乐,所以辞了广电总局的工作与校友卢庚戌成立组合创作音乐;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音乐,所以离开了水木年华自己独立创作。
李健的作品和李宗盛的作品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个人经验里提炼人类共情,而这些都是需要有时间和经历的积淀才能体会。李宗盛写的多是爱情,但李健写的除了爱情还有乡愁、离愁、理想、自然、社会......这些不正是我们学生时代所学的古诗词里面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吗?所以李健有了“音乐诗人”的称号。诗人所要做的,就是从真实和平凡中提炼感悟和哲思,诗意地表达。好的作品是不会被埋没的,正如霏絮所说,只是在等待一个审美相合的时代。相比陶渊明和梵高,李健是幸运的,因为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李健回归《歌手》舞台送出了一个“真”字,他希望“歌手唱自己想唱的,观众投自己想投的”。唱歌其实是二次创作,歌手必须清楚地理解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图,用恰到好处的声音技巧和表演方式,才能准确地传达给观众。我们经常看到歌手在演唱一首歌时会有“这首歌不适合这个歌手”、“这首歌不适合这样唱”或“这首歌不适合这样表演”的感觉,其实都是在说歌手没有准确传递出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演绎者与创作者之间有割裂感,而创作歌手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他在舞台上不是表演,而是表达最真实的自我,真实才最能打动人。
李健很难被外界所干扰。在自己的作品并没有很高传唱度的那些年,他不疾不徐,坚持创作默默耕耘,显示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姿态;而当他参加《我是歌手》爆红以后,也没有被人气冲昏头,拒绝了很多商演和采访,坚持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与创作,一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他追求的是一种慢生活,慢下来才有足够的时间体会和品味生活,才能从生活中直接提炼创作素材。时间的洪流中,他始终以诗人优雅的姿态,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任他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