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录学习作者的另一观点——以一鸣惊人的方式结束演讲。
写作本书期间,我抽空陪妻子观看了流行歌手Pink (原名艾蕾莎,贝丝.摩儿)的演唱会。我喜欢她的几首歌曲,去之前我预期这会是一场不错的演出,或者至少是跟往常一样的表演。但是,就像那些优秀的TED演讲者所做的,Pink 这次并没有按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常理出牌。
演出接近尾声时,身穿金色紧身衣的Pink跳进一个悬挂装置升到空中,就像迪士尼动画作品里的“小叮当”(Tinker Bell)。现场有17 000名观众,座无虚席。Pink在空中围着整个舞台旋转。悬挂装置位于很高的位置,逐渐下降,她离观众越来越近,演唱着她的一首歌。 《好莱 坞报道》( Hollywood Reporter )的一位评论家把这个结尾称为欢呼时刻。这场演唱会开始给 人的感觉和一场常规的流行音乐歌舞表演并无二致,但是她把所有的悬念都留到了返场演唱《那又怎样》( So What)的时候....这一“杂技”表演着实惊人。大多数观众都举起了手机,捕捉精彩瞬间,而剩下的观众则完全惊呆了。
这个欢呼时刻的设计是为了让Pink以一-鸣惊人的方式结束她的演唱会。歌手、演员和包括演讲者在内的各种类型的表演者都需要一个欢呼时刻,使市章设计让观众惊掉下巴的环节。
每位演讲者至少要制造一个欢呼时刻或一个让观众在第二天还有兴趣谈论的事。每个演讲都需要一个这样的时刻,找到它,利用它。如果你的演讲内容能够在观众的大脑里打上烙印,它就会产生影响力。
(摘抄自《像TED一样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