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终身成长》这本书,作者论述了两种思维模式和信念对人的影响。提出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
人们对能力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这就是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性思维模式。
你可以进行选择。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它们是强有力的信念,但它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的。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两种思维模式,有时是固定型的,有时是成长型的,这本书分析了两种模式在生活、工作,关系等方面的表现和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以及在生活中我们遇到挫折时如何化失败为动力。无论是事业、学习还是关系没有不努力就自然会好的,它需要我们改变自己,帮助自己和对方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强调自己的天赋并去证明自己高于别人。人们好像倾向于喜欢看上去轻而易举就成功的人,我高中时,一个女孩上课睡觉不听课,但是每次考试都是数学第一名,那时就很羡慕她,我的基础不好,上课都听不懂,我俩同桌,那时我就觉得她怎么那么聪明呢,其实如果我早读了这本书,我会穿越时光告诉自己,她看起来毫不费力,其实来自于她从小对数学的兴趣和练习能力的积累,我俩基础是不一样的,她上课睡觉,也许她提前预习了,她这次成绩好,我只要持续努力,到期末考试时就是赶不上她,也会比以前进步的,一次的落后不代表永远的落后,但那时的我学习兴趣就受了打击。每每想起高中时光,总会想起那个睡觉总考第一名的女生,记起自己当时的羡慕和望尘莫及的感觉。
关于亲子,我也学习到了成长性的思维模式,不要夸孩子的天赋和聪明,而要夸她付出的努力,她战胜困难的决心。其实我女儿小时候我这方面是做的不到位的,总是说“你太棒了”“宝宝好聪明呀”以至于我女儿现在都只爱听赞扬之词,听不得不同意见,也是那时我固定性思维模式的误区教育的结果。我记得有个故事是外国的,一个客人去朋友家看到她家的女孩很漂亮就夸赞“宝宝真漂亮”主人就很生气还让客人不要夸赞孩子的容貌,当时不理解,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了,因为外貌是天生的,是不需要孩子努力的,容易误导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应该夸赞孩子的行为和她付出的努力,这让我学到以后如何去引导女儿。
还有生活中无论事业还是工作我们都希望选择后就可以不用付出努力就会成功,当遇到挫折,会放弃,或者有很强的挫败感,认为自己不适合,其实我们应具备成长性思维模式,问自己成功的动机,才能怎样去想办法克服困难。我们还幻想无论是友谊还是爱情选择后就不用努力,自然会收获友谊和爱情,其实都是要经营的,要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互相成就。
还有想到我刚选择安利事业时一位老师说过,选择这个事业你就像搭上了成功的列车,只要中途不下车,自然会到达成功的终点。现在想来这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维模式,诚然你有了正确的选择,但也需要你付出不懈的努力,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书中作者还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成长性思维模式,接受自己的现状,再逐步去学习和成长。
就像作者说的,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能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吗?不能。但我知道,我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而拥有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更加丰富的生活。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我成了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