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月亮的外卖诗人——读《赶时间的人》有感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广东潮湿闷热的回南天很让人无奈,尤其是铺了瓷砖的墙面、地面,总像是刚刚下过雨的样子。墙面淌水,地面湿滑,上了点年纪的人,大步都不敢迈,生怕滑倒了,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老天真是眷顾,今天终于放晴,太阳像个顽皮的孩子,时而露露面,时而躲起来。加上气温骤降,北风一起,回南天识时务地就此止步了。

原来湿漉漉的所在,今天一早全没有了踪影。天气干爽,人也精神起来,抓紧时间捧读《赶时间的人》,终于读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王计兵,书的封面已注明“一个外卖员的诗”,可见他是以一个外卖员的身份出的诗集《赶时间的人》。

我的头脑中立即浮现出街上那些常见的骑车飞快的外卖员急匆匆的身影,原来他们是一群赶时间的人。

因为按订单送货是有时限要求的,耽搁了会有客户投诉,或者会有处罚。一单能挣多少钱?本来就不多,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不被扣罚,那就只有和时间赛跑。

王计兵就是这外卖员大军中的一员,不同的是王计兵在送外卖的间隙,用诗歌将自己与其他劳动者的奔波劳碌记录下来,他以一首诗《赶时间的人》一举成名,阅读人次高达两千万之多,王计兵的诗因此被誉为真正劳动者的诗歌。

读着这本书,不知不觉被诗中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情、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意志,以及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所感动。正如作者所说:“人生充满着惊喜/只要寻找/都会与岁月再一次含泪重逢。”

他累计创作了四千多首诗,选其精华出版的诗集《赶时间的人》,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赶时间的人,主要写作者漂泊在异乡的所见所闻,更多的是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第二章:我母亲名叫包成珍,显而易见,主要记述母亲、父亲及对家乡的回忆;第三章:微小的事物,是对作者认为的微小事物的观察和描述。

归纳起来表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的艰辛,二是苦中作乐,三是亲情常在,四是抬头看月亮。

01 生活的艰辛

本书的自序和后记中对作者的成长历程做了比较详细的交代,阅读之后可以下这样的结论:王计兵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追求美好生活,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句成语叫做“穷则思变”,王计兵就是这样的人,十九岁走出那个极度贫困的苏北农村老家,远赴沈阳当了建筑工地最年轻的农民工。

两年后,他回到故乡,帮父亲在沙河捞沙。这份工要成天泡在水里,四肢被流沙冲刷到麻木,“手和脚往外渗着血/晚上休息时/捞沙人的枕头不是枕在头下/而是垫在脚踝处/为了避免双脚和床铺发生接触/那种疼让你知道什么叫十指连心。”生活实在太苦了,作者难免要发问:“这一辈子为什么要这样?”

三年之后,王计兵带着与他相依为命的伴侣,为了生计再次外出打工。他们去过新疆,到过山东,这一干就是七年。开翻斗车是个很危险的职业,有两位车友丧命后,他们只得放弃,各自回家。

最终他们在江苏的昆山稳定下来,摆地摊、拾荒。困难到什么程度?连租房的钱都没有。只好从拆迁工地找来人家废弃的木桩,在河床打桩,再钉上木板,等于在河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用来安置一家人。

这个家是什么样的?用帆布做屋顶和四壁,遇到刮风下雨更是麻烦,到了夜里常常紧张得不敢睡觉,总是担心房子会突然垮塌,而且还没有电,这是多么风雨飘摇的一个家啊!

天无绝人之路,东北有句俗话叫做“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王计兵夫妻二人终于靠拾荒和摆地摊积攒下本钱,开了间日杂店,“经过10年的努力/买了房子/在这第二故乡有了一个正式的家。”诗集读到这里,我也为他们松了一口气。

但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再加上儿子读不了公立初中,只能上私立学校,还有女儿读高中的费用,加起来一年十几万,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负担,所以王计兵不得已开始送外卖。

他每天五点半早起看管自家小超市,将近中午开始骑车跑单送外卖,直到半夜时分才收工回家。他在《赶单》里写道:“见缝插针/实际上/很多时候:生活平整得像一块木板/骑手是一枚枚尖锐的钉子/只有挺直了腰杆/才能钉住生活的拐角。”

外卖员的赶单速度,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满街上的骑手跑得飞快,但是要找对地址,顺利送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计兵有一次连续跑了三个地址才找对,而且还被醉汉揪住衣领,满房间拉扯,其实还是客户的原因,反复把地址写错造成的。事后他非但不怪别人,还处处替别人着想,告诉对方,他(醉汉)还是很在意你的。

因为时间延误,不能准时送达的,无论什么原因,经常要道歉的是他们。在《原谅》里,他是这样说的:“原谅我们的穿街过巷/见缝插针/就像原谅一道闪电/原谅天空闪光的伤口/请原谅这些走失的秒针/原谅我们争分夺秒/就像原谅浩浩荡荡的蚂蚁/在大地的裂缝搬运着粮食和水/原谅这些善良道歉的人吧!”读着这样的文字,心里酸酸的,很是替他们感到委屈。

《请叫我王计兵》:“我不叫兄弟/兄弟在别的城市/我不叫父母或孩子/他们都在乡下/我明明一动未动,名字却跑丢了。”

的确,在不能确定准确称呼的时候,有时候随口就叫一声“兄弟”或者“大兄弟”,故乡这样的称呼表示亲热,当然只适用于陌生人。这些常年在外的打工者,不知不觉把名字都跑丢了。

《那个人》当中说得更明白,“开门的是奶声奶气的孩子/他仰着脸仔细瞅了瞅我/转头喊:妈,那个人回来了/一年未见/儿子还是我的儿子/媳妇还是我的媳妇/只有我/从爸爸变成了农民工/从农民工变成了那个人。”

王计兵的诗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这就是无数打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常年在外奔波,孩子连父亲都不认识了,成了“那个人”。

02 苦中作乐

在《墙》这首诗中,写一次意外的事故,割断了右手小指的肌腱,慢慢弯曲僵硬,就好像身体上“多出来的一个钩子”,本来是受了伤,手指成了残疾,可他想到了什么?“方便我悬挂生活里突然多出来的外卖/那些滚烫或冰凉的外卖/时常挂在钩子上/让我看上去更像是一面行走的墙。”

作者说得多么轻松啊,还觉得这挺好,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我的右手小指不知何故,也不知何时也成了伸不直的“残疾”手指,似乎指关节的筋短了一截,弯曲度大约有二三十度。要伸出右手表决或示意,我从来都是伸左手的,我觉得它“丑陋”,从不示人,更没有那么浪漫的“悬挂”的想法。王计兵的这种乐观的苦中作乐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月光下》“阳光太拥挤了/只有月光才容得下我的歌声”,他把在月光下的跑单,想象得那么美好。他觉得在月光下的奔跑,就像奔跑在白花花的银子里,仿佛自己变成了有钱人。

你说这人的心该有多大呀?他这样想着的时候,就会把一天的疲惫都赶跑了,连夜色都是他的衬托。

他不只苦中作乐,而且还有博大的胸怀。在《异乡人》里,他想象着,“如果给我一双翅膀/就让我做一只麻雀吧/没有人可以给我画地为牢/也不能为我定下天空边界。”这样的心胸,这样的气魄,早已超出普通外卖员的胸怀。

我们在城市里,在中午或傍晚的时候,经常看见大批的农民工,从工地的大门或豁口处涌出工地,“我都在给这些灰色的身影/虚构出一双双翅膀。”是的,哪一座城市,不是被这些异乡人或建设或重塑?

03 亲情常在

王计兵无论在家乡还是在外打工,无论是为人子,为人父,还是为人夫,他都是好样的。在这本诗集中,他专门用了一章《我母亲叫包成珍》来纪念他的母亲,怀念父亲,感谢老婆和照顾儿女的拳拳之情。

《三八节,给母亲打电话》,他的母亲七十多岁住在乡下,不知道还有个三八节。“童年时/您就不是女儿/是孤儿/青年时我的父亲身负重伤/母亲/您不是媳妇是劳力/五十四岁中风偏瘫/母亲您不是女人是病人。”

这就是王计兵的母亲,无论在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即使是进入风烛残年,竟然和女性毫无相关,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还可以有三八妇女节。

在普天下的女人都在享受妇女节的日子里,作者写下这样真诚朴实的文字,发自肺腑地记录自己的母亲,谁读了都会心酸,都会热泪盈眶。

带母亲去看病,广播里连续叫了三遍“156号包成珍”,当儿子的竟没有反应过来,“长期以来/我习惯了叫娘/却忽略了娘还有一个官方称谓。”

《小别离》中说,岳母来了,娘俩应该好好团聚,他就住在客厅,老婆发来表情包:“别忘了吃药/黄的两粒/白色一片。”这是老婆对丈夫的关爱。

《妻子的诗歌》中写着,作者睡觉打呼噜,“对此我深表歉意/只能在早晨的一杯牛奶里/把吸管折出妻子最容易吸食的弧度。”大男人也是粗中有细的,对妻子尤其如此。

《致爱人》里说收工了,别人都出去散步,或者打扑克,他却“趴在通铺上/我给你写信/这些年来/我已经习惯了/用墨水打发多余的时光/让灵魂平静地走在信纸上。”

正是这种在墨水里度过的时光,温暖了生活,成就了诗人。

还有一首《银婚》要着重地说一说。虽然生活仍然贫穷,但是他的精神富有,即使在银婚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也能把“月光穿过玻璃破碎的小西窗/折成一屋子的碎银子/堆满我们扎着铁丝的小木床。”

他也能把他家的棉被,从中午就晒到了阳光,像“一根根滚烫的金条/当成一诺千金的语言/正在兑现/今夜我们是最富有的两个人。”,你看又是碎银,又是金条,当然是富有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坚强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再看看他对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绕路》中说,他每次回老家的时候,他都要交代送他去车站的人绕行三公里,目的是经过药店,去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女儿。

但是他不下车,只是远远地望着,因为在这之前,离家时是母亲站在路边目送他远行,现在他不想把这样的送别转移给女儿。

所以,他望着那家药店,从视线里慢慢模糊,仿佛是女儿渐渐走远。多么细心体贴的父亲,告别已在电话里完成,临走之前,只是再来远远地望一眼女儿忙碌的身影,无需语言。

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他的父亲母亲的。《春天的车轮》“三年了/父母相继离世/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三岁的父亲/也许正领着一岁的母亲/蹒跚在稚气满满的路上/也许正掐下一朵鹅黄/别在母亲斜偏的衣襟。”

作者的想象力,许多人不及。我们一般描写已离世的父母,可能只会想到年迈的父母,在另外的时空相互搀扶的模样。

在这里作者却写三岁的父亲和一岁的母亲在一起那么可爱的形象和举动,真是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和丰富的联想。

04  抬头看月亮

外卖员王计兵,他不只是低头捡拾六便士,也抬头看月亮,也可以说他没有被艰难的生活压垮,是诗拯救了他的灵魂。

正如作者所说:“几十年来,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人比文学陪伴我的时间更久。文学在我的心里早已超出了文学本身,它是我心里的一口人,是我最亲密的人,无话不说的人。”

他从19岁外出,第一次打工的时候开始,就在街边上读书,晚上趴在通铺上写作。

回到故乡边捞河沙边写作,即使是父亲把他的手稿全部烧了,他也仍然坚持创作,只是变成了悄悄地进行,随写随扔(手稿)。后来有了电脑,才有了存放作品的位置。正是他的常年坚持和不懈努力,有了这份属于他独有的精神食粮,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外卖员诗人。

他的成名作《赶时间的人》全文如下:

赶时间的人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
王庄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
用双脚锤击大地
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这就是我们的外卖员,真实而形象的描述。

你看他早起出门看见夜空上的一弯月牙和闪烁着的星星,他为此写了一句诗:“月亮是人间的一处漏洞/所以夜从来都是黑的不够彻底”。

王计兵内心是强大的,无论生活怎样的艰苦从不抱怨。他忍过风霜,熬过苦难,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他的诗从劳动中来,从生活中来,通俗易懂,生机勃勃,为我们带来清新的诗意。

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起早贪黑为生计奔忙,可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写诗,正像他自己说的:“生活像一面斜坡/诗歌是陡峭的另一面”。

如果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奔跑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63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5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42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7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3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9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68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4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7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71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27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21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7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7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1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1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