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如何养老”这个问题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未来,养老的矛盾将逐渐扩大,压力也让人难以承受。
有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总数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
如此多的老年人需要养老,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和压力。特别是年轻人,一个人或者一对夫妻要养活4个老人的情况,现实中数不胜数。
对此,有人就特别疑惑,面对如此多的老年人口,我们该如何养老呢?更何况,我们自己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到底该怎么办呢?
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的中老年人会觉得,还是“养儿防老”比较好。至少孩子跟自己有着血缘关系,孩子也绝对不会不管父母。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再好,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如果孩子连自己都养不活,甚至没有孝心,那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只能说,唯有打破现实的幻想,另谋出路,才是最好的结果。
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就是这个道理。
02
对于“养儿防老”为什么会失效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有这3个认知。
认知一:养老防老是传统小农社会“跨期投资”的产物。
在小农社会,由于没有什么保障,所以人们就自己创造了保障——孩子。养大孩子来为父母养老,一代又一代地把这种思想传承下去,进而塑造了“养儿防老”的刻板观念。
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其实“养儿防老”的属性就被破坏了,一来是选择多了,二来是环境改变了,三来是观念不再传统了。慢慢地,养儿防老就失效了。
认知二:养儿防老要考虑人心和物质这两个条件。
要想实现养儿防老,那年轻人就得有孝心,而且还要有钱有资源。一般来说,普通人能有孝心就不错了,有资源的更是少之又少。
当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的时候,那符合养儿防老条件的年轻人就没有几个了。逐渐地,养儿防老就不具有普遍性了。
认知三:养儿防老不能抵御所有的风险。
晚年的风险依旧不期而至。但是,以往的晚年风险,和今时今日的晚年风险,那是不可比拟的。因为如今的晚年风险会更严重。
让孩子以一个人的能力,去帮父母抵御晚年的风险,那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毫无意义可言。这个时候,养儿防老的效果就被“削弱”了。
03
既然养儿防老不顶用,那未来的老年人又该怎么办呢?只能采取以下三种养老模式。
第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
所谓的居家养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依靠,从而让老年人活得更幸福的养老模式。
这当中的缺点就是,资源,终究是不够的。大城市的老人还好,可一旦牵扯到农村的老年人,那后者其实很难享受到充足的养老资源。
第二种养老模式,智慧养老。
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早已跟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当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时,那它也能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
虽然说“智慧养老”很好,但它的缺点跟第一种养老模式的缺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缺少了普遍性。哪怕是一线城市,也无法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智慧养老,又何谈是其他小城市以及农村的老年人呢?
第三种养老模式,抱团养老。
当人们不再有依赖的心理时,那他们就会选择自己“打救”自己,或者把有着同样需求的老年人聚集到一起,从而开启“抱团”养老的新模式。
只不过,抱团养老有个缺点,那就是不靠谱。试想,连儿女都存在背叛的情况,又何谈是外人呢?
04
以上三种养老模式,可以说在未来特别常见。而在今时今日,我们所能依靠的养老方式,无非是自己照顾自己,儿女照顾父母,老伴两人互相扶持罢了。
还是那句话,理想很美好,生活很残酷。不要对美好有太多的幻想,而是要现实一点,多存一点钱,那才是王道。
对此,很多人会说,为什么养老那么艰难呢?
我们只要想通一个道理,就可以了——上帝是造物主,为什么他无法完全拯救世人,而是让世人自己救自己呢?
因为人太多了,那是救不完的。所谓“天不渡人,唯有自渡。”我们所能做到的,无非是自己给自己多赚点钱,然后过点安稳的小日子罢了。
在没钱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只能过贫穷且悲惨的小日子。就像留守农村的老人,孤独终老,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如果说哪种养老模式最好,我想,“靠自己”的养老模式才是最好的。因为谁都靠不住,这世上唯二靠得住的,只有自己以及钱财。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