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曾国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许是他如何从放荡青年成为了立功立言立德之三不朽的圣人,以及他出生微寒,不够聪明,但却凭借着自身努力,自省能力成为了清代的中兴名臣!
今天,小鱼为大家带来曾国藩的另一个故事,来看看 “利益观” VS “价值观” !
1858年,在清政府的不断催促下,曾国藩率湘军出山,经过6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了金陵,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平定了天下。但另一方面,由于湘军号称30万大军,意味着清朝的军权第一次从满人转移到了汉人手中,而此时曾国藩的名称与威望可谓达到了顶峰。
在弟弟曾国荃看来,这是多么兴奋的事情,大好的利益就在眼前。于是,他极力鼓动哥哥曾国藩自立。不仅如此,其它一些随着曾国藩出生如此的将领也一起暗示要拥立他为皇帝。究竟是继续做万人敬仰的中兴名称,还是冒着成为乱臣贼子的风险君临天下,曾国藩为此思考了很久很久。
其实,最初同治皇帝做出承诺,谁能解除太平天国对清朝的威胁,谁能够打下南京谁就封王。可是,等到曾国藩真的打下了南京,功高震主,又手握兵权,同治皇帝却失言了,只封了曾国藩“一等毅勇侯”。“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曾国藩自然明白。最后,经过反复思考,他做出了惊人的决定,自剪羽翼,解散了湘军,忍耐一段时间后,重新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历史证明,曾国藩的确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在当时的情况下,皇帝宝座无疑是眼前最大的利益,他完全有能力、有实力自立为王,但他却把持住了自己,没有轻举妄动,这是为什么呢?曾国藩确实很有远见,即使自己攻破了南京,但他却已经认清了当时的局势:清政府派遣了许多将领驻扎在长江,一旦自己叛乱,定然会予以供给。而且,清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拉拢自己身边的将领,分化湘军内部力量,真的自立,那些将领绝不会与自己同谋。另外,曾国藩的最初梦想便是报效国家而不是自立为王。因此,即便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不敢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而是以长远的眼光,忍耐在皇权下为官的战战兢兢。
现实中,无论是员工,还是公司,都要有长远的打算,如果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甚至抛弃企业核心价值观去做一些毫无底线的事情,终将会被利益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