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里下河地区的小镇楼夏庄商贾云集,水上客运货运生意繁忙,船只川流不息。政府在此设置了船卡盘查过往船只,征收过路税费,同时抵御土匪侵袭,防范土匪把从百姓那掠夺过来的财产和人丁运往外地。
荡区一个悍匪团伙在夜间强绑了楼夏西北边高作镇周边村子里的几个姑娘,在当地百姓中引起巨大的恐慌,丢失女儿的家庭更是伤心欲绝。几天后楼夏庄的人到高作镇通知丢失女儿的人家前去领人,原来土匪将几个抢来的姑娘藏在船底的隔板下面,想将她们运到上海卖给妓院,船行到楼夏庄关卡时被查了出来,几个姑娘才终于获救。在楼夏庄还流传着其他更多的关于船卡的故事,其中不乏关卡人员与土匪发生枪战,保护当地百姓不被土匪骚扰掠夺的事。
我父亲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天傍晚楼夏关卡的值班人员看到一首挂着满帆的船由南向北朝楼夏庄驶来,根据一段时间来土匪袭击百姓事件的报告,值班人员觉得大船非常可疑。但时值旁晚,关卡人员严重不足,值班人员举枪朝大船发出警告射击,同时也是向镇子里老百姓发出险情报警。平时此值班人员的射击水平很一般,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警告射击第一枪就将大船的桅杆主绳索打断,桅杆瞬间掉落下来。船上的土匪惊呼楼夏关卡驻守着神枪手,吓得赶紧将大船调转方向仓皇逃离。
那时几乎没有那帮土匪敢冒险偷袭楼夏庄,镇上除了住有关卡这样的官方准武装力量,楼夏庄有自己的自卫队,武器装备全由庄上的富裕人家出钱购买,装备了包括机关枪在内的各式快枪几十支。有些声名显赫的人家有自己的护院队,其中规模最大是夏嵩家的私人武装。据当地史料记载,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军长陈毅亲自到楼夏庄拜访夏嵩,希望其发挥在当地的影响力,带领荡区的老百姓支持新四军,打击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府的顽固势力。夏嵩积极响应,在抗日动员大会上亲自上台讲话,号召荡区老百姓加入新四军、资助新四军。他以身作则,献出了自家护卫队的几十支快枪,捐赠了数量可观的钱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广陵读书,期间常到家乡藉的新四军老领导孙老先生家中做客,看到来自家乡的学生,老先生一家对我热情有加,每次都问寒问暖,关心我的学习,鼓励我积极向上,浓浓的乡音乡亲味至今我都难以忘怀。孙先生出自书香门第,其胞兄是著名学者孙人和。孙先生早年就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抗战爆发后回到家乡参加革命,开辟抗日武装根据地,历任根据地区长和抗日游击大队长等职务。后随大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奉命在广陵筹建新的省属广陵师范学院,把自己一生献给教书育人事业。我在广陵学习期间,先生已离休居家。孙先生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文化作品修订等工作,一生作品众多,其中和楼夏庄有关的多篇回忆文章记述了夏嵩等一批乡贤的故事。文中讲到的“群贤创办群英中学、夏家祠堂救新四军战士、冒死拒当汉奸、智斗顽固教育长”等故事生动真实地还原了那时水乡乡绅爱国爱家乡的感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