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回到了村里。阳光正好,温度适宜,气氛中和。沿着乡间小路进入村委会的时候,我是平静而又冲动的。两旁是浓密的玉米丛,尽管一切都很安详,但我总能找到那一股深厚的感觉。尽管隔了这么多年,在小时候就已经写过很多素材,但依然不影响在成年以后用更精致的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情怀。
乡亲们从我的眼前走过,偶尔也会打一声招呼,顺便问问我是谁家的姑娘。十几年前,他们的孩子不过都跟我一样,还在上学。十几年后的今天,他们和我的父母一样都步入了中年。孩子考上了大学,毕业以后成了家,并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工作日的时候帮着孩子带带孙子,顺便打理打理庄稼,这大概就是他们一直向往的生活吧。
继续往前走去,太阳的高度持续上升。直到走到村委会的门口时,我清晰地看见太阳已经重重的压在我的头顶上。大院里依旧很清净,但最里面的屋子透过窗户就能看见里面的人。进去之后,大学生们都在办理各项事务。例如,写贫困证明或者登记信息。我走到前台,书记就注意到了,我问我干什么?我简单表达了自己的事项,在简单交流了之后,才知道这两天会计开会,没有办法开证,所以说这趟又白跑。
尽管是这样,但依然没有气馁。来到这里的目的不能只是办事,村里的一切足够容纳我,缓和我焦急的心情。从村委会的大门走出来之后,我安静地站在巷道里,静静地观望着人流。他们有的肩上扛着铁锹,准备去地里干活;有人拎着自家的孩子去串门;有的拿起带扫帚清理自家的院子。简单的日常,在此刻看起来总是感觉画面感十足。
我真的很享受此刻带给我的欢愉感,N多年前,我望着眼前熟悉的情景,一直暗示自己奋发图强,暗示自己考上一个名牌大学。然后带着满意的通知书,回到老家,向家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过绝不是学成归来,总是感觉那样的充实感才是所有人以及自己所向往的。
可是在N多年后的今天,似乎离梦想中的人越来越远。非但没有交上满意的答卷,还得继续过着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所以说远方是什么?归途又是什么?但所有的平凡,依然让我无法获得平静,撑不起我不服输的心态。
看着眼前越来越多的人群,我逐渐找到了方向感。总觉得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才能撑得起自己的风骨,概述这一路走来的艰辛。眼前是我的生活,是人间百态,是我梦里常驻扎的地方。尽管一切都很平凡,但这里也最终成了我写作的素材。我靠着这样的场景和出发点,慢慢步入了文学的道路。童年是起点,王老师是我梦想的扎根人。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我真的就会成为童年时最向往的人,带着一部有关村里的文学作品,重新回到这里,和乡亲们交流文中的内容,表达深藏于内心多年的意愿。或许那样的表达才会更加的深刻,更加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