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结婚,31岁生子。
晚婚晚育是因为漂泊。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工作一年,转到迪拜分公司一年,遇到常驻非洲迪拜旅游的现在的老公,辞职非洲相聚并待了一段时日后,决定一起回国发展并结婚。婚后又戏剧性的回北京求职做北漂,一年后等工作稳定了才敢要的孩子。
这样辗转前半生,时不时感叹声: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是苦哈哈无房无车的”北漂“,可从宝宝一出生。会说中日英粤四语的我,就在工作的同时开始了多语言的育儿早教生活。诚然很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的3个小故事道出了缘由。
故事一:饱受争议的毕业论文🎓
不自量力的我,大学毕业论文写的是《从〈菊与刀〉-论家庭教育》。答论的时候,被批的体无完肤。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她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去解读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特用“菊”与“刀”的形象,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民族性。共十三章,我主要研究的是 〈第十二章 儿童教育〉。
我的答辩时间是同学的2倍多,因为其他同学只有一半的导师点评,到我这里所有的导师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但最终都落到了一点。那就是作为未婚未育的大学生,写家庭教育是没有说服性也不会有深度的。他们希望如果以后我成为母亲,若有机会可以加深这个课题。
有些事情注定是事倍功半的。是当时浅显的我所未考虑到的。感谢当时点评我的老师们,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能从数据和著作里找到答案的。躬行,入局,才能出真知。
因考研成功,还将继续在象牙塔里的我,当时觉得结婚生子是很遥远,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有孩子,我会努力实践好这个家庭教育的课题。日语系的我,当然也要让孩子尽早学会日语。
故事二:机场✈️的一对父女
第一次对我心灵形成“多语言育儿”冲击的是2012年,发生在机场的一幕。
当时我要去日本留学,需要在香港转机,候机的时候,百无聊赖的看了一下四周。
看到一个成功人士打扮却神态柔和的四十多左右男子,抱着自己的可爱的女儿,温柔的交谈。小女孩大约三岁,穿粉红的裙子。很是讨人喜欢。一看就是被家人精心呵护长大的。父亲指着女儿能看到的事物,一会是一幅画,一会是手中的苹果。父亲分别用中文,日文和英语告诉女儿她看到的事物的名称,过一会问女儿这个苹果用中日英分别都怎么说呢?女儿乖巧的回答了父亲。听到正确的回答后,父亲就很开心的夸赞女儿,两个人都咯咯的笑起来。
或许这一幕不少人见过,也觉得不足为奇。可是对于出生于偏僻农村,低学历家庭的我而言。这一幕简直等同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心里似乎过了电流。终生难忘。并非夸大其词,从小父母在外地工作,我由老家的奶奶带大,奶奶很慈祥对我很好。但奶奶不识字。一直在外地的父母也无暇管我。而且我大学,研究生都是在外省。和父母的交流很少。学习都是靠自己的倔强和努力,过程大部分是苦的。经商发家的父亲甚至劝我不读大学直接接手他的生意。所以我未曾见过,也不知道原来知识和语言可以这样幸福的在家庭教育里传播。
如果我有孩子,我要做香港机场的这位父亲,让孩子幸福的习得知识和多语言。
故事三:会五国语言的巴西🇧🇷帅同事
他是欧文,出生在巴西,我在迪拜工作时的同事。
男模级别的大帅哥。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白高帅,而是他的善良和多语种。
我们是国际技术支持部门,会有世界各地,说各种语言的顾客打来求助电话。公司把我从北京调过去也是因为我会中日英三国语。可我和其他同事还要偶尔求助他。因为他会葡,西,英,法,德语。每次我们接到语言不通的顾客的电话都会想到他。他都会很热心的帮我们处理。
有一次休息时间,看到他在工位上看书,就好奇的问他。他说他在学阿拉伯语。那是他的教材。他也报的有阿拉伯语班。每周都有几节课。听到这里我都要惊呆了。都会这么多语言的他还在不停的学习新语种。他告诉我说,他辗转去了好几个国家,做过不同的工作。每到一个国家,他就待上至少一年,这样他就能好好学习地道的外语。
看着他的教科书,我陷入了沉思。所谓的学海无涯,终身学习是这样吧。我如何才能成为他这样的人呢。
上面的三个故事对我影响深远,重塑了我的人生观和育子观。让我对育子和多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
喜欢上研究育子和多语言,也应了导师们毕业答辩时对我的若为母继续家庭教育课题的寄语,特别是读了不少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后。更深知多语言早教对孩子学习和智力的深远影响。
生物学给予了你一个大脑,而生活将其转化成了思维。-Jeffrey Eugenides 《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