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此类书籍,但在东方精选喧嚣的直播间看到过推荐这本书的环节。开卷有益,今天只能算是阅读片段的小心得。
这本史书,不是简单的讲史实,而是动态的将我国的历史,我国的文化,我国这片土地上的事件串联了起来。许先生洋洋洒洒以笔作画,构绘出我国的发展史、变迁史。本书开篇,许倬云先生笔下的黄河之水,不仅是黄河,更是我国历史的绵延,从巴颜喀拉山脉一路向东延展到大海,这一路是时空的延展,是文脉的延续,是点点滴滴汇聚成现在的中国。
“长江源自巴颜喀拉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阻拦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阮澧,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过了南京,遂与海通,广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据相迎,进退之间,或则江水积淀成洲,拦江截流;或则江流冲刷,裂岸崩石。终于大江倾泻入海,一时还不能与海水融合,俨然是蓝色大海中的一条绿色潮流。有大江带来的水流,写来的数千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众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和,无所区别。中国文化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这一大海即世界各处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
仅仅这一段内容就能让我感受到许倬云先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此之强,虽然是白话文的描述,却能见到古汉语中骈文散文的神韵,“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浩瀚景象。在一条漫漫黄河水中,好像看到了郦道元笔下的悬泉飞漱的三峡;好像听到了东坡在赤壁之旁,扣舷而歌;好像同文正公一同登临岳阳楼,赏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这山,这水,流淌至今,绵延至今,这文化也像黄河水,不声不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关于南北与文化的关系
在许倬云先生的思想中,不仅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更有西方学术中颇受重视的思辨精神和逻辑分析。在他的笔下,南北差异是地理带来的心理差异,是儒与道的差异。
黄土平原上的居民,背向青天脸向地,艰苦求生,每一份粮食都是靠自己的汗水换来的。土地要经过耕耘成为熟地,双手上的厚茧缝里充满了黄土,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他们艰苦耐劳,安土重迁,心态比较保守,但他们在南方长江流域的邻居就不一样了。长江经过高山之后,流入丘陵,穿过四川的峡谷,本想有着湖泊和小河流的大平原。丘陵山林有足够的粮食,湖泊和河流旁边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所以这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是快乐的,心态是活泼的,他们愿意变动,也不在乎变动。他们的歌唱有如树林里的清风和溪谷里的流水。
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是多思辨甚至是辩证式的老子和庄子,对宇宙充满了问题。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圆圆的曲线一直都是南方中国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而言,黄河流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是正方、正圆、正三角,极为厚重。这两个文化之间,只有一些像秦岭和伏牛山这样不算很高的山,并且有许多条通道相通,所以黄土的中国和长江的中国,虽似隔离,却能持续不断地交流、冲突,相互刺激,终于合并成中国文化的主要地区。黄土中国和长江中国,一硬一软,一方一圆,一绝对一相对,这两条路线的交织,使得中国思想既能谨守原则,又能应付时代的变化。正如北方的石刻和南方后来发展的水墨画,既有具体的写实,也有抽象的写意,相互交织成既复杂又付丰富的艺术传统。
在北方,穹庐的居民骏马平川,引长弓射大雕;树林里的猎人,养育着巨大的海东青,射鹿刺鱼,猎取他们的食物。在黄土地区,居民以高亢的歌声唱着西北风花儿,秦腔、燕歌永远是慷慨激昂。相对而言,东南一带的水磨腔昆曲,表达的则是曲折的柔情,和慷慨北歌相比,呈现出阴柔与阳刚两种不同的格调。
地理文化会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尚且如此,那放之四海呢?中东地区文化衍生出来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和他们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产生的文化,虽然都是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因为地理位置难以频繁交流,即使是征服也只能是马上争夺,不能文化交融,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文化——琐罗亚斯德提出二元信仰,也成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来源,甚至在基督教中也有体现。
这样的地理,诞生了这样的文化,有的文化二元对立不可调节,有的文化互相交融彼此联系。读到这里终于也找到了一些熟悉的知识面,我学过的文化价值相对、风格色彩区也在这时有了些共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