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天傍晚,我接到一个陌生男人的求救电话。原来他正上初一的孩子,不肯去上学,请我去他家给他的孩子做做思想工作。男人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求助。我答应了。 晚上九点,我和这位男孩的班主任一起去他家。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男孩成绩很优秀,第一次考试在学校排十几名,期中考试排在60几名。上学期,间接一两天就不肯来学校。问他不肯来学校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就说是同学们笑他长得黑,说话很奶油。为此,班主任还让全班同学给他当面道歉。但是这个学期,孩子已有两周不来上学了。 他家在农村。我们到了他家附近,班主任打电话给他父亲。孩子的父亲出来接我们。孩子的父亲是个削瘦的、愁容满面的男人,为了孩子,他辞掉了工作回家;为了孩子,他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他说他已经没有办法了。 “ 你对孩子说过了哪些打击的话?有没有拿他跟别人做比较。”我问他。 “我会常拿他跟他哥做比较,但是以前他比较自信。他会说,哥哥比不过他。去年他不肯上学了,我就发了一次很大的脾气,我把他骂了一顿,我说我没脸当他爸了。没想到他这个学期越来越严重了!” 初步了解情况之后,父亲带着我们走进他的家。 我们从窗边走过看到他和母亲正在聊天。但孩子知道我们到来的时候,他自己躲在门背后。妈妈用力打开门,想把他拉出来。 我叫她妈妈不要拉他。孩子既然不出来,那就让他以喜欢的方式跟我们聊天吧。他父母走开了,他就一直站在门角落里用手捂着脸。 就这样子,我坐在椅子上,他就站在门角落手捂着脸。看到房间有一个桶,上面写着“竞赛一等奖”。我称赞他成绩很好。问他小的时候在哪间学校读书怎么会去那个学校读书,学校好不好……他都能够回答我,可是手还是捂着脸。 后来我说我要上卫生间。他终于把手放下来,告诉我卫生间在哪。我趁机赞美他小时候乐于助人,帮邻居小孩上课。他抿嘴一笑。 我们聊到了10点多,孩子也把他的手机号码给了我。我们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分别时,他和爸爸妈妈一起送我们。到了11点多,他发信息感谢我,还问我回到家没有。 这个孩子曾经受过父母多少次否定式语言的伤害,才会变成这么没自信的孩子? 一个家中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前进的两条腿,爸爸带给孩子智慧,妈妈带给孩子安全感。爸爸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爸爸一句话的力量等于妈妈的50倍。 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已成为家庭教育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