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瓜呢
早上不经意间打开了吴军老师2016年的一封信,关于捡芝麻还是捡西瓜的问题:一个西瓜的重量是芝麻的两万多倍,因此,捡芝麻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
文章中还列举了捡芝麻的清单:
1.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
2. 为了省一块钱出租车钱,在路上多走10分钟;
3. 为了抢几块钱的红包,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
4. 为了挣几百块钱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5. 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
6. 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上两小时,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
看着这些文字,让人怪难为情的,就这两天,我为了买套护肤品,跑遍了三个地方,结果都差不多,最后还是没有买。
看着这些事项,我生怕自己逐渐变成那种人:时间利用得非常没有效率,而且还渐渐习惯于非常低的追求。
人一旦心态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
我怕自己成为这种人。
二 芝麻
什么是为工作者?
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又低的工作的人。对,就是因为那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而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
就像我其实很清楚现在的公司的情况 也知道自己该干嘛,但因为自己内心的挣扎,注意力分散很严重,上班没有效率,上班之后又没心思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理所当然开始刷剧。
在逃避,却又不愿去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到底在怕什么,与其这样浑浑噩噩,不如去想去的地方放手一搏;我到底在犹豫什么?
我也不知道。
在工作中我也处于一种捡芝麻的状态中。
三 我呢?
前天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第一章很长,但却身同感受,面对突然转折生活轨迹,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在做一场梦,而且也情愿把真相当成梦,希望梦醒了,这种超出预期的事情就结束吧!
可,文章一字一字地表达了作者的悲痛欲绝,看着自己的丈夫离去,看着自己的女儿因为病魔而离去,她是那样的孤独,却又独自在默默承受。
我,感慨万千;我,内心针扎。
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想到了我以后一起陪伴的人,我想到了我以后的孩子。
如果让我遇到了这种事情,我,估计只会嚎啕大哭吧!
姐姐说父亲今年变了,脾气变好了。
我说,一直就是脾气大,人很好。
离家前一夜,父亲还给我说让我一切称心。
可我,特想跟他聊聊来着。
想问他,30年前是如何放弃老师的职业而转行的?
想问他,年前的时候,是否也有过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何去何从的迷茫?
想问他,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
想问他,迷茫的时候理性分析真的管用吗?
想问他,对于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话说,有什么特意嘱咐的?
想问他,父亲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想问他,为什么与母亲的隔阂很大?
想问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
想问他。。。。。。
最后,只开口问了老祖宗的历史。
只是,不知道,下次长谈在什么时候?
我最近很是焦虑,很是低沉,总是逃避,我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