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说到一句,“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只有小孩才分对错”。我曾经也觉得:嗯。是这么回事。万事无对错嘛,关键是看站在什么角度看!
这似乎是一个很成熟的判断,但总感觉怪怪的,继而思考这个问题。
「什么是对错?」
通俗点说“对错”是一种主观判断,即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小孩为什么会分对错?
小孩的成长有过程:身体是本能的在长,思想需要后天教育和环境形成。
而思想的成长是人一生探索过程。所以小时候世界初步观念非黑即白,每个人的行为都要用对错衡量,所以你看我们小时候读的书里一定是正义和邪恶两派。
书本上的主角永远都是正确的,
而对手必须是错误的!
随着心智的成熟,我们也会慢慢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从而发现不一样的答案。单从时间上主观判断,成年人显然有更好的判断力。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个小伙因为母亲生病没钱无奈去抢劫,是对还是错?
一般来说孝顺的角度是对,人伦角度是错。
这样说似乎用因果的关系解释更为妥当。
没有对错是人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因为没有对错才有思考的自由,但要有度。然而真正让人厌恶的是已经分好了对错却打着没有对错的旗号来教导。
因此一个人说没有对错的时候格外要注意他衡量对错价值观分是否扭曲?我想境界能达到不分对错看问题的人不少,是值得我们学习。但打着幌子来说教的显然更多。
「什么是利弊?」
“利弊”侧重的是结果造成的客观影响
对自己好,就是“利”,对自己不好,就是“弊”。
判断利弊是自然法则,事实上小孩天生就有,幼儿时期就已经能清晰地判断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是“利”还是“弊”,用哭、笑来表达自己的判断。幼儿是无法判断“对错”的;所以对让自己吃饱、穿暖行为判断利,等幼儿长到儿童、青少年直至成年,才逐渐会形成三观从而对“对错”进行判断。
“利弊”的判断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对错、善恶、公平、偏见,我们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三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认为这都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有的人觉得不是对错是利弊,为错误找借口。权衡利弊不代表成熟,正确和错误都有道理,即便权衡对了也有新的问题,真说不好对错,真正的利弊,当局者未必傻乎乎的迷,旁观者我看也未必清。
总结一下
对错的判断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形成,用对错的判断是约束人对利益追逐的本性,想起一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认为在成年人上还是要看重对错!原则上,良知必须要分对错!单方面的认为没有对错只有利弊那是丛林法则。只有更多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判断对错的人,社会才能文明进步发展。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而成人的世界是取舍、因果,你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你这刻的选择,在方法上看利弊。真正成熟的人是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阴暗面,仍保持初心,坚信自己、良知、自由、民主共同的价值观,知行合一。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通俗点说,就是“不忘初心”。
最后,我认同用万事无对错这类爱有品味词汇的人,但我觉得有这个境界跟年龄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社会高速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已经不是过去的方式了。有的人年轻行为在境界上也能做的很好,一个很好的观点来自于其人在某个时刻,某个背景,某个思考下来表达的。 这句话可以有无数种解读,而其人可能只是想表达其中的一个意思。有兴趣的人,拼命研究。越研究发现越深。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适合自己,对于有的人也许是鸡汤,而对于有些人是正能量,生活因为有痛苦才会体会快乐,有哭才会有笑,没有绝对。没有对错是正确的,不要扭曲,适当就好。听得多不如行动上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