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组读博还挺多人是工作心态的。我也是,室友也是,有孩子的那个师兄也是,办公室的师兄也有点这种感觉。典型的症状就是学习和工作分得开,上班时间学习,下班时间生活,如果真有科研上比较急的事情,下班也会加班。
我以前也是学生心态的,什么都会看的很重要,一有任务就往前凑,明明感觉已经有点中了圈套,还会相信老板的话,反向安慰自己这样能够多学点东西。学生心态会更主动学习一点,会想多学一点。
因为半年的科研助理经历,我现在俨然已经是工作心态了。周末一定要留给自己,周末就是用来休息的,好好休息是对周末最大的尊重。哈哈,就是在办公室能学习,在图书馆能学习,在宿舍绝对不行。场地上心理上把工作和生活全都隔开了。
学生心态学习更纯粹一点,但工作心态的效率也蛮高的,而且不内耗,跟办公室的同事也不想处成朋友。各有好处吧,总之,坚定自己的选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
最近又有deadline,只祈祷这几天早日结束吧,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熬过去,但是要尽力。加油,相信自己,这次挑战一定也会顺利通关的。明显感觉自己不想逼自己了,但是走了这么久,还是想对自己说,你真的很棒了。落子无悔。
挺多想干的事情都没干呢,甚至金钱时间都没法支撑那些事情的完成。真是可笑,我是一个多么崇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生活中却不得不总是在做该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全都需要挤时间。我好像把该做的事情视为那些让自己痛苦的,想做的视为那些让自己享受的。可往往该做的事情带来的满足感也能超过想要的,不过是心里想但却不想付出行动的事情罢了。
朋友昨晚参加同学聚会了,她们是神仙打架,没想到聪明人都会选择比较安稳的工作。国企公务员这些。有能力,谁不想过得轻松呢?寒窗苦读几十年,进了社会,不过也是管好自己的一日三餐。社会规则变了,在学校里学霸令人羡慕与推崇,在社会里可能是在比谁更有钱,谁的工作更体面。也不过奔赴下一份操劳而已,在相亲市场上更有价值,在陌生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大城市里一场又一场的聚会填补空虚,霓虹灯里闪烁着都市欲望。都说大城市好,都往大城市挤,谁来发展家乡?都在人造景观中拥挤,谁去探索真正的大自然?
今天还刷到一个抖音爱情相关的,大致在推荐自己的课吧。说到在男生面前,不要像一幅画一样把自己展开,甚至自己说得太多,对人家了解地太少。爱情的基础是双方保持好奇心,要把自己像本书一样展开,今天告诉他书名,明天让他看看目录,再慢慢填补细节。男女之间的差异显著低于两个同性之间的性格差异,对待男生,不要有性别之分,而是了解个体而已。面对差异,老师倒是没有说怎么办。我想无非是保存差异,理解差异,互不干涉吧,磨合是去差异化吗?还是挺感兴趣的,以后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
今天室友剪了一个日系发型,理发师了解到她要去日本玩,问她为什么不去日本剪,挺有意思的,貌似听起来有点子道理。那样更正宗哎。
还在抖音上看了一个电影讲解,给人看哭了。大概就是失去了手臂仍然坚持梦想吧,这样能对更多的人带来鼓励,产生影响。我的努力有价值。
今天跟朋友聊天时,发现朋友有个特质,她的不好心思被猜到了并说出来,她会觉得特别不好,明明知道自己想掩饰还故意拆穿,我的话会觉得那个人很懂我吧。她更喜欢大家穿着衣服体面地聊天,而不是赤裸裸地把一些东西搬到台面感觉很难看,而我会觉得这样更真诚吧。毕竟,我看中真诚胜过一切。拥抱差异,因为看到差异而感觉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