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未未
一
初二时,莹转学来,成了我的同桌。她母亲改嫁到城里,她也从山里跟了来。
在新家里,母亲做不了主,继父对她很冷淡,哥哥姐姐都欺负她。
莹的母亲为什么要走进一个让女儿受委屈、也让自己受委屈的家里呢?
当时,我特别想不通。
莹学习还是很用功的,她似乎在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学习上。
只是莹被山风吹红的面容上总挂着忧伤,她身体单薄得像山谷低洼处结成的薄冰,她给了我一种冬天凄冷而灰暗的印象,并且这种印象之深以至于我今天依然对当时想帮她打抱不平的念头铭记在心。
然而,我无能为力,除了倾听她断断续续叙述的故事。
莹中考没考好,她原本押宝似地想考上一个学校远远离开家的。
我以几分之差没有考上那个我想去的重点高中。除了默默收拾行李,到另一个勉强凑合的学校报到外,我几乎什么也不关心。
毕竟,那个年龄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平衡自己的情绪、为别人着想的高度。
后来,我间断地听到莹自杀没成、被送回乡下、多次住院不停歇服用激素等消息。
一次次的消息都让我震惊,而震惊又不断地被繁杂的日子冲淡下来。
二
直到有一天,我再次遇到她。
在风中,莹的母亲因消瘦憔悴显得愈加苍老,她身边的莹倒是臃肿肥胖。这是不是她服用激素造成的结果?
莹的目光零散而茫然,只是一味机械而僵硬地微笑着,好像生活在另一个遥远的世界中。
莹以这样的神情如此真实地出现,令我悚然。
我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前面站立的就是莹,她还是她吗?
她已经不再是她了!
在她还知道倾诉时,她曾向我倾诉过没有得到过父爱、没有享受过手足之情、连亲生母亲都不敢大胆呵护她,如今,她连倾诉的欲望和能力都没有了。
她原本是可以和很多女孩一样有一段美丽的花季、爱情和健康的生活,可她已经彻底失去了。谁能为这样的悲剧负责?
如果这个世界离开了基本的爱和关切,还有谁能够正常地活下去?
人和人在一起不就是互相温暖、互相慰藉吗?
三
有时,在街头巷尾,我也能看到偶而走过的衣衫破烂、目光痴呆的人。他们边走边唠叨着,那辞不达意的叙述背后定会有一段痛心的故事,但即使我们愿意倾听 ,也无法再听懂了。他们萎缩变形的身心已不再能成为社会的创造者了,他们甚至不再能担负起自已的生命。看到这一切,我感到悲哀。
生命有时候薄得就像一片叶子。
在这人和人共有的尘世上,风会有,雨会有,太阳下的日子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然而,我们已无法再走进那一颗颗封闭而扭曲的心灵了。
人活下去就很不容易,若想活得美好些,则更不容易。
因此在任何季节,我们都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叶脉变粗变厚,必须努力学会平衡,学会爱自己。这并非出于一种自私,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把手伸进无边的夜色,我该对谁说,你的故事我爱听,让我们共同携手、并肩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