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片段讲述了在游戏中通过“先跟随,后主导”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的投入到游戏里,或是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联结,帮助解决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帮助孩子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但是当孩子的一些行为,让家长感到厌烦,不喜欢的时候,家长又该怎么办?这个片段讲述了通过家长主动邀请自己不喜欢的行为,以游戏的方式,来扭转局面。【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这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主动邀请不喜欢的行为”,通过游戏的方式,解决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扭转局面,增进亲子关系。
【R:阅读原文片段】
P211邀请你不喜欢的行为
当一切都比较顺心如意,你因此也觉得更有精力,那么此时,就邀请孩子来做一些你平常无法忍受的事。假如孩子们正吵得不可开交,你就对他们说:“拜托你们打个架好吗?”类似的情况还包括:他们互相嘲笑对方、抢对方东西、彼此争着吸引你注意、抱怨谁得到的比萨饼比较大,以及其他任何让你抓狂的事。“你们可以帮一下忙吗?我要做观察记录。”通常他们不会照你说的去做,但如果他们做了,你就假装是个新闻记者,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看,问一些问题,请他们再做一次,以便让你深入研究。 邀请你不喜欢的行为,目的是以游戏的方式来扭转困境。这种方式使大人有机会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让孩子感到出其不意。“今天晚上就不要出去扔垃圾了,你在电视前呆坐几个小时别动,可以吗?”“我现在很有心情,咱们来讨论一下今天的睡觉时间,你觉得怎么样?”这种邀请既是在跟随孩子,因为你对他们的行为做出了回应,但同时也是在主导孩子,因为你改变了家庭里的互动模式。毕竟,你坐到了地板上,说明你不只是加入了你喜欢的游戏,而且也准备加入那些在以前被忽略甚至不被认可的游戏。【I:用自己的话重述便签】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一些恼人的行为,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说教,惩罚,因为孩子们都惧怕家长权威,所以这些方法只会在当时有效,那么面对孩子的恼人行为,家长该如何是好呢?游戏——主动邀请父母不喜欢的行为.通过游戏化解孩子的恼人行为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具体做法:1:选择时机先要选择一个自己放松,平静的时候,邀请你不喜欢的行为。2:转换模式,出其不意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转变原有模式,不去说教,惩罚孩子,而是采用主动加入,认同的态度,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到出其不意,并愿意积极配合。比如:孩子不愿意起床,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躺下,并对孩子说:“那我们今天就不起床了,睡整整一天。”当你尝试后,便会发现,孩子躺不了几分钟,就会主动要起床了,因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说的算的掌控感,而不是真的不想起床。3:主动加入,积极参与游戏是孩子特有的语言,只有家长在心态上,真的愿意陪伴孩子玩耍,热衷于孩子的游戏,在行动上,积极加入孩子的游戏,愿意陪着孩子一起疯玩,一起大笑时,孩子的行为才会真的发生改变。适用边界:主动邀请你不喜欢的行为,这种方法常常能够带来亲子间的欢笑,奇迹般的改变孩子的行为问题,但在有些情况是也收效甚微,比如:亲子之间的联结早已断裂,孩子可能会把家长的主动邀请看作是对自己的嘲讽,或是认为家长在设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先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的陪伴和倾听孩子,当亲子关系牢固后,在尝试这种方法。
【A1】:很多上幼儿园的孩子,到三岁左右都会对“屎,尿,屁”感兴趣,总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点的说,常常会让大人很尴尬,这个问题我女儿也有过,我是怎么做的呢?我是在家,陪我女儿一起说,比如我女儿会在纸上涂鸦,随便涂的那种,涂完之后她会问我:“你猜我涂的是什么?”我想一想说:“是各种各样的便便,臭粑粑。”就这样,当我女儿发现她说这些话,并不能引起我的情绪,而且我还会陪着她一起说的时候,她说一段时间,自己觉得也没什么意思了,就基本不再说了。对于“屎,尿,屁”这样的话,大人还能接受,但对于一些更不好的,骂人的话,如果陪着孩子一起骂,大人也说不出口,那又该怎么办呢?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叫做“粉红色的大象”,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当你说“不要干什么的时候”,人的大脑首先接收到是,“不”后面的语言,也就是说,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可能就越要干什么,所以当孩子骂脏话的时候,你可以对孩子说:“你说什么都可以,但千万不要说我是大胡子。”这时孩子的注意就会从脏话上转移到“大胡子”上了。
【A2:推荐游戏】推荐给大家几个今天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起来的小游戏:
1:比赛穿衣服早上的时候,孩子经常不愿意起床穿衣服,与其催促、说教孩子,还不如和孩子玩比赛穿衣服的游戏,让孩子在笑声中穿好衣服。大人先夸张吹嘘我是世界上穿衣服穿的最快的人,然后大人开始快速的穿衣服,但总是穿错衣服,比如:把袜子穿手上了,把衬衫穿反了,把裤子当成上衣,往身上套,妈妈把爸爸的衣服穿上了,爸爸把妈妈的裙子穿上了,穿袜子的时候倒在地上了,于是倒在地上拼命的穿......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哈哈大笑,还可以解决孩子早上不愿意穿衣服的问题,好用又好玩儿。有的家长比较含蓄,一开始可能玩这么夸张的游戏,会有一点放不开,那怎么办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假装要去找东西或者去做什么事情,比如要去找自己袜子,在去找袜子之前可以用夸张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现在去找袜子,在我找到我的袜子之前,你肯定还没有穿好衣服。”说完后你就离开孩子的房间,可能在你刚转身的时候,孩子就开始穿衣服,这时你要假装没看见,等你再会孩子的房间,要表情惊讶的对孩子说:“你已经穿好衣服?这怎么可能呢?你怎么这么快?”这个游戏我和我女儿已经玩很久,有半年多,我女儿非常喜欢。
2:邀请孩子大声尖叫有的时候孩子会在家大喊大叫,会吵的大人很烦,这时解决的方法是:邀请孩子大声尖叫,如果你家的隔音很好的话,那么你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大喊大叫,如果隔音不好的话,那么可以到外面,如果外面人多不好意思的话,也可以和孩子坐在自己家的车上,和孩子一起大声的尖叫。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其实也可以帮助大人释放情绪。这个游戏怎么玩可以更好玩呢?最大声尖叫,逐渐小声,最后静悄悄,然后再大声喊,再逐渐小声......这样的玩法还可以增加孩子的专注度。
3:实况报道:孩子之间的争吵是难免的,尤其是多子女家庭,这时该怎么办呢?有一次我女儿请自己的好朋友甜甜到我们家玩,当时甜甜想要看我女儿的一本,但我女儿也要看,所以我女儿和甜甜就开始抢这本书,于是我就走过去。我说:“你们干嘛呢?”我女儿说:“这本书是我的,我不同意甜甜看。”然后我又对甜甜说:“二宝说这本书是二宝的,她不同意你看。”甜甜接着说:“可这本书是我先拿的。”我又对我女儿说:“甜甜说是她先拿的书。”我女儿接着又说:“上次我去你家,我喜欢你的公主涂色书,你都没给我。”我又对甜甜说:“二宝说她上次去你家,喜欢你的公主涂色书,你都没给她。”甜甜说:“你当时给你一本别的涂色书,你说你也喜欢的。”我对我女儿说:“甜甜说上次给你一本别的涂色书,你说你也喜欢的。“我女儿想想说:“那你先看这本书,我看其他的书。”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我就在中间像是在做实况报道一样,传递她们彼此的意思,而不替孩子做出决定,最终由孩子们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课后练习】
1:(填空题)根据原文片段,你认为邀请你不喜欢的行为,目的是——
邀请我不喜欢的行为,目的能帮我们从权力对抗的漩涡中摆脱出来。表面上看起来我是让步了,实际上在引导孩子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女儿就经常这样,让她写作业,她说我不想写,我要看电视,要玩手机。我以前都是凶巴巴的说我直接把电视关掉,看你看什么?现在试着加入我不喜欢的部分,跟她一起看,静静的观察她会看多久?你可以向她提一些问题?那个明星是谁啊?这个人好搞笑?
儿子生气的时候,会一直在那里大哭。我们有时想去安慰下他,他不让我们动,有时候跟他说别哭了,他会说我要哭。学习拆页的方法,那就让他哭一下,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拿手偶小口袋跟他一起哭一下 。很想知道他会有什么反应?
我准备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宝爸:孩子不合作,故意用偏差行为或者哭叫来引起我们注意时,一、我们要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告诉自己:孩子现在有情绪,我们别跟她讲道理,也别强求她做别的事,让她静静的待一会儿。二、加入我们不喜欢的那部分游戏。比如跟孩子一起看电视,玩刷手机,一起尖叫一起大哭等。三、合适的时机,引导孩子走情绪旋涡。我们需要先静静的观察,相信孩子在心里会慢慢的平衡,适当的时候我们引导孩子走出漩涡。
邀请加入我不喜欢的部分,是以前没想过的,很想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