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阅读画家陈丹青的艺术讲稿《局部》时,里面有一句话很触动我,让我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他说: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这几年,因为喜欢上摄影,有时会买一些这方面的书籍,闲暇时翻一翻。再加大都市条件便利,经常能够去看看画展啥的,感觉自己的眼光是越来越刁了,可奇怪的是,对自己所拍作品的满意度却降低了。
照理来说,装备先进了(六年换了三个相机,镜头有好几个),技术也比过去掌握更多(尽管我是彻底自学,从未拜过师上过课),实践也不算很少,应该拍得更好了,但为啥自己却不满意?
一直想不通个中缘由,直到我看见了上面这段话,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感觉击中了我。
说到底,是对摄影这件事想法太多,暂失了少年心。
刚开始举相机时,眼睛看到的、脑子关注的,只是面前的景和人。那时候啥技术也不懂,全凭一腔热情,就想着要用镜头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那时候拍的照片,虽然以现在自己的眼光看有很多瑕疵,可是生动、饱满,感觉图片是活的。
比如第一张图,镜头应该稍微左移一点,去掉右边那一小块与主题无关的墙面物体,将人物往中间放,这样,老妇人的视线就能投向更远。这些都是很明显的瑕疵。但当时在创作时,我只关注了老人脸上的沧桑,与搪瓷茶缸的年代感相得益彰,与面前那一株散发勃勃生机的绿植造成了强烈反差。我抓住了那一瞬间的感觉。
第二张图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前景右边那棵树取得太多,使得中景里父亲的动作被部分遮挡,视野不够开阔。但尽管如此,我想观看者还是一眼就能明白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幅作品,曾有幸入选上海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的教育分会展。那是2016年拍的。换做现在,我学会了更多的后期修图,可能会将光线与饱和度做些调整,使整张照片看起来更完美。但我很感谢那时无知的自己,也许正因为真实,正因为我的关注在人物本身,才打动了评委老师的心。
反观这两年的作品,客观来说,不管是人物还是景物,多了精致,多了完整,对技术的自我要求更高了。构图、用光、后期等,脑海里考虑的东西越来越多,美则美矣,却总觉得少了人间烟火。
下面这一组是今春所拍,几乎每张图都调整了不同的相机参数才得到的油画效果。
海棠春睡图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阅读《局部》,随着丹青先生的导览,我的视线从故宫博物院,切换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再到意大利的各处教堂;认识了少年王希孟、“流民”蒋兆和、憨人梵高…
越往下阅读,越感觉丹青先生一定跟他的老师木心一样,有一颗少年心。他说:
你留心小孩子看世界,尽是大人不注意的细节,少年看世界,简直浑身摄像头,年轻新手画画,兴致勃然,只要技艺在手,一半是逞能的快感,一半是他对眼前的世界太好奇、太动心、太热爱。思想、寄托、寓意、境界,不是少年人的事情。所谓虚实、提炼、滋味、风格,是成年画家的智力意图和精神追求,是一种所谓文化上的自我驱策与自我锤炼,少年,则是拿着生命力和感觉做事情。
尽管说的只是绘画,但我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至少我眼中,摄影也如此。作画也好,摄影也罢,本来只是热爱与冲动,但若赋予的东西多了,什么都想通过作品来表达,就失了纯粹,不好玩了。所以少年心,应该是一颗单纯之心。
人做任何事,多少都会有些目的性,但对于创作这件事,我相信越单纯,越舍弃外在的功利,守住自己的本初,才越有可能出好作品。
少年心,在我看来,还要对凡事保持一份好奇心。成年人的世界,最可悲的莫过于凡事都一副深谙此道的自以为是;还有就是,经常以不屑一顾的样态掩饰自己的无知。
前几年,因为好奇,我做过一件“傻事”,但结果是让我意外收获了一组残荷图。
那是一个深秋,我背着相机在公园里转悠。夕阳西下,游人归去,满池的枯枝败叶在落日余晖中,展现着一种独特。突发灵感,何不尝试用不同的拍摄模式,来表现相同的主题?
于是,就像好奇的孩子玩泥巴,站着、蹲着、跪着……乐此不疲地将相机的各种摄影模式玩了个遍。什么曝光控制自动模式 、程序自动模式 、快门优先自动模式 、光圈优先自动模式 ……反正就是随心所欲变换着拍,因为脑子里还没有那些技术教条,不受专业约束,也不怕浪费胶卷,只是付出时间而已嘛!
在专业摄影或者信奉技术的人眼里,我这种玩法纯属瞎胡闹。但,就是在这样的尝试中,我惊讶地发现,原本那些普通无奇的凋零的生命,在镜头下,竟然绽放着别样的美。
人们常说,好奇害死猫,但别忘了,好奇也能激发兴趣啊,而兴趣又能激励人们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它也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对于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坚持不懈地去探索。
古往今来,许多科学家都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甚至他们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也绝不逊色自己在科学上的成就。
199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道格拉斯.奥斯费就是个摄影爱好者。他说:“在听到获奖消息后,我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摄影……我会在最佳地点选择最佳光线和角度,拍摄最佳照片。”
我们都知道,直觉思维是摄影创作的思维方式,而直觉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从这点上来说,科学家学摄影与其说是爱好,不如说是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过去常看到关于名人轶事的报道,什么某某科学家、某某艺术家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生活能力欠佳。如今想来,是不是因为他们太过单纯,太专注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少年心无法抗衡世俗的复杂?
可那是多么难得的品格啊!比如木心先生,历经磨难却依然率真,保持着一份清澈明亮的赤子之心。
一直觉得做教师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个职业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
别的不讲,单就说要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在生活的任何情境之下,都不忘记培养自己的一种专业自觉。
换言之,如果要让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教师就要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要尽量避免照抄、套用现成的东西,遇事必须先经过独立思考,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维经常处于不满足和积极创新的状态。
就好比,如果有老师教摄影,如果他倾心尽力地教理论、教技能,并严格要求学习者必须照做。那我想他所培养的人,也许能够掌握精湛的拍摄技法,但也仅此而已,想要匠心独运,拍出夺人眼球的震撼作品,恐怕就难了。因为学生在过程中只学会了被动接受,没有被鼓励自己的创造。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本身广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有时能对学生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我们有时候感叹,现在的学生缺少发散性思维,缺乏想象,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却往往忘了问问自己:我,还具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吗?我,是否还对一切未知都充满了兴趣?我,是否还拥有着一颗少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