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被认定是最接近老子原版《道德经》的,特别是甲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通行版本都是被篡改过的)。
所以未来每一章前面我都会写两版文字——通行版&帛书甲乙本版,以便大家对照纠错,通行版的文字是按上面图片的这本书摘抄的。
但是解读,都是按帛书甲乙本的来解读,欧耶!
好了,现在开始~
通行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甲乙本矫正版: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罗博士解读:
不上贤,使民不争:领导者不要宣称自己崇尚某种贤德标准,也不要标榜自己,这样老百姓就不会为了虚名而起争执之心。(“上”同“尚”)
老子认为,老百姓的行为和领导者的喜好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如果你肯定了一个人,某个层面就是否定了大多数人,那么很多人就容易起逆反心理。况且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肯定的。
真正的管理者是制定规律,并亲身去做,让大家自然而然地跟着你学习,无需用言语教化大家。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领导者不要推崇、珍爱难得的东西,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变成强盗。
所有东西都是你贴的标签,领导者不要因为自己的欲望把喜欢的东西贴个“珍贵”的标签去追捧它,这样老百姓会跟着学的。
也不要把难得的东西搞得很珍贵,老百姓会关注你,也会把心思花在这上面,追寻这种虚浮的光影,这样他们就不能做自己在公司该做的事了,领导者要把心思放在经营上。
举例:
1、玉,在中国值钱,在国外垫路。
2、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轻易表现、暴露出自己的喜好,这样可以使老百姓的心不乱,安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见:表现;可:很、甚、非常。)
领导者与群众有着一个特殊的互动关系——领导者做什么,群众就很容易效仿什么。
所以领导者更要保持一个“无为”的状态:不抬高自己的声望,不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地,不求珍贵的物品宝贝,不彰显自己的欲望。不然很多员工会揣摩领导者的喜好,然后去跟随,这样容易使员工丧失工作积极性,失去做好本职工作的意义。
举例:唐太宗曾说过,“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
注意,这里的“无为”和“多欲”对仗,所以更能清晰地表明“无为”是什么意思:不是不作为,而是放下自己的欲望。
举例:高俅踢得一脚好球就能封官进爵,其他人会想:连这样的人都当官,那我们工作有什么用呢?忠臣就会慢慢丧失工作积极性,奸臣就会去琢磨皇上喜欢什么……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有道的领导者(圣人),会让老百姓的心空,肚子饱。
心:欲望;腹:生活需要根本的东西。肚子吃饱了,就不会再吃,而心(欲望)是吃不饱的。两者的关系是:吃饱了就不会有更多的欲望了。
老子的意思是,要让老百姓物质生活达到温饱、优越,吃好喝好睡好玩好,然后再尽量减少其欲望。这并不是愚民,并没有欺骗老百姓。
而且如果我们在人生中,能分辨清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我的欲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需要智慧的。
比如一个人到了45岁之后,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和你做企业的愿景之间的关系,身体下滑、事业上升,但这时你欲望开始膨胀,就容易拼命。身体和欲望之间的平衡不够,就容易出问题。
这句话不仅让我们从健康方面得到启发,另还可以在“匠人精神”方面得到启发:要踏实地做好基础的事情,而不要做好一件就开始欲望膨胀。
总之,老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平衡人生的智慧。
弱其志,强其骨:把老百姓的欲望降低,把他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充足起来。且一定是要领导者先把自己欲望放下,把生活本来的事情做好,去影响老百姓。(骨:撑起生活生命骨干性的东西;志:心的方向。)
这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管理状态,老子认为的“圣人之治”也。
举例:某奶业,质量没做好,但是欲望无限增加,要做到世界第一,根本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结果就要想尽其他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
所以企业经营对于“心”和“志”这些欲望的东西,要尽力打压,对于企业根本、实质的东西,要不断地巩固“腹”、“骨”做到极致,精益求精,不要盲目投资搞其他的欲望。
(老子认为欲望是无穷的,肚子需要的东西是有限的。)
此四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领导者先做到,自己本身要把欲望放低,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这是领导者和员工的关系,不用说教,领导者先做到,才能让员工安安心心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虚浮的欲望去掉。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让老百姓物质丰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他们去掉欲望。
老子在前面讲到要“实其腹,强其骨”,后面也讲到要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温暖美丽,有快乐的民俗,有地方安居,总之就是让老百姓物质生活得非常丰盛了,再去掉他们的欲望。
所以其实是要先“实其腹”才能“虚其心”,“强其骨”才能“弱其志”并不是一味地“愚民”,在你吃不好穿不暖的时候告诉你“人生就要这样,就要这样”这才是愚民。
用中医的的讲法,老子的这招是“滋阴清热”的治国安邦的平衡大智慧。
启发: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又没有多少妄念,那我们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啊!
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领导者你自己做到,用你的行为去影响百姓,使那些为了获取虚名、满足欲望,使用各种技巧的那些人不去忤逆你、没有胆量去违背领导者的意愿,而是达到跟你一样的状态,这样就没有管理不好的国家。
勇:气在体内走的通道,是形体的丰盛;
敢:在低的位置去触动高的位置,以下犯上的胆量。
领导者与百姓是互动感应关系,要用行为去感化百姓,好比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亲,可以点个小赞再走哦~么么
以上正文内容均来自喜马拉雅听上罗大伦博士的“每天聊点《道德经》”,如果我总结的文字有差异或者不到位的地方,那的确是果然童鞋目前的理解有限,还望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