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作者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 胡赛尼。故事围绕主人公阿米尔少爷和他家的佣人哈桑从少年到中年这段时期经历展开叙述,风筝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中心。
每年在阿富汗都有风筝比赛。风筝线上有玻璃,用来隔断其他风筝的线。天空中最后剩下的那只风筝的拥有者为剩。如果谁追到最后被割下来的那只风筝也将会得到莫大的荣誉。
阿米尔为了获得父亲的关注,努力去争这些荣誉。哈桑则付出全部的忠诚帮助阿米尔。哈桑为了保住已经追到的风筝,惨遭性侵。阿米尔目睹全过程却因害怕,又不想失去即将得到的荣誉没有出手相救。事后,阿米尔因自己的懦弱和自私,陷入深深的后悔和自责中。哈桑也因悲惨不堪的遭遇和阿米尔的冷漠,身心受到很大伤害。阿米尔因无法面对哈桑,诬陷哈桑偷窃,逼走哈桑父子。
随后 俄国的入侵,国内的动乱,塔利班的残暴统治,人们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阿米尔随父亲几经转占逃亡到美国。哈桑依旧生活在战火纷飞的祖国,后来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塔利班逮捕而后杀害。
阿米尔在美国求学,工作,结婚。虽生活安宁,内心却一直被悔恨折磨。因父亲和他的共同好友拉辛汗病重的来信,阿米尔在离开阿富汗多年后回到阿富汗,为了救出被塔利班头目抓走的哈桑之子,索拉雅。历经重重磨难,阿米尔终于和索拉雅一起返回美国。
虽然阿米尔夫妻两位索拉雅做了好多工作,屡糟惨遇的索拉雅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也拒绝和任何人交流。塔利班被打败后,阿米尔举家返回阿富汗参与到国家的重建中,索拉雅也在和阿米尔放风筝时候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故事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我们都不知道的阿富汗。战争前,这里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安宁,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传统,阿富汗人的乐观:“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继续”。有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和人性的恶。有一个渴望得到父亲重视的孩子,有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有成人和孩童之间的珍贵友谊,有虚伪的阿谀奉承……
亲情,友情,爱情永远不分国界,不分时间。如山的父爱,忠诚的友谊,美好的爱情。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看似光鲜明亮的背后,其实都有他们的过错。爱他们的人用最无私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他们。犯了罪用一辈子的行善积德去救赎。因为每个人都有过错,所以我们会原谅别人的过错,但是我们都万分后悔,只有努力不重犯,做一切能赎罪的事并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内心才能重获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