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除了距离,其中包括消除了(至少是缩短了)企业与顾客、老板与员工的距离,才让“参与感”在营销和管理中成为可能。
2014年《参与感》这本书很火,因为小米太火了,作为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黎万强出书介绍小米成功的秘诀,自然能引起大家学习的欲望。
■知识介绍
黎万强把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1.产品稀缺时期——功能型消费;
2.消费文化时期——品牌型消费;
3.个性至上时期——体验型消费。
小米认为现在的消费者进入了更高的阶段,希望能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品牌的发展中来,他把这叫作“参与式消费”。
按黎万强的说法,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构建参与感的三大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在具体战术上是策划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扩展思考
这些观点很新鲜,也发人思考。不过我看了以后,想给很多做参与感的朋友泼一桶冷水:做参与感,小米行,你不行!
作为一个自认为早就深入研究了小米模式,并一直在努力学习小米模式的人,我对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字诀做了以下分析,如有不妥,欢迎探讨。
首先,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培养出有参与感的粉丝。
小米的手机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本质是一台小电脑,这种产品具有足够的空间让消费者体现自己的个性,并分享自己的个性玩法引起大家的认同。比如手机可以设置桌面、屏保,下载各种APP,玩法太多太多了。
假如你的产品是一台普通的微波炉,请问你想怎样让粉丝制造出参与感?其实微波炉还不是最惨的,至少还能分享做菜的攻略,可能性还是很多的,但是洗衣机和冰箱呢?
拥有能够诱发参与感的产品,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化妆品能做参与感营销吗?有的有希望,有的很难。更多是玩品牌轰炸或社交口碑传播。
这么说起来,我觉得目前能打造出参与感的产品并不多,简单说,如果一个产品自己能形成一个论坛进行交流讨论,那么这个产品就可能具有培养参与感粉丝的机会。这样的产品,似乎是汽车、电脑、手机、相机、各种工具软件……
做爆品,前提是做一个好单品。做一个好单品,前提是这个单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不同人的想象力。
所以在很多行业,不得不搞细分市场,比如空调,各种规格,各种马力,各种外形,你没有办法简单做单品。因为空调目前并不是智能商品,无法去做一款产品打天下。产品线一长,只能简单做赔本价格战的爆品,而不是玩粉丝营销的单品。
你可以拿钱赌一把,做一个极致的单品,但问题是赌输了怎么办?所以你想做参与感营销,请先想想你的产品让粉丝们参与的点在哪里。如果你把微博转发就当参与感,那就算了吧。
其次,小米论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黎万强自己在书里也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在小米发布第一代手机时,MIUI用户已有50万。而为了积累这50万原始潜在用户,小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做到这一切,黎万强在书里面也坦承:老大带头,亲自泡社群、和用户互动,每天至少15分钟,一般是一小时,从高管到员工都不例外,整整一年。这个在今天有几个公司学得到?
全员粉丝化,哪里是那么好学的!一般的企业高管生怕员工上班不务正业,而小米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必须上论坛。
黎万强强调雷军这次创业心态很成熟,雷军早已功成名就,不差钱,不差人脉,就是想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可以自由尝试自己的构想。和他一起创业的联合创始人,没有一个是自己生活上还有巨大压力的,都是牛人。
所以这样的老大发烧友,想做一个社群,已经具备了建设“社群”最关键的条件 ——慢养。社群是慢慢养出来的,想靠金钱短期砸出来,做不到。产品的社群,学习的社群,文化的社群,兴趣的社群,凡是能运营得好的,往往都是在开始运营一年后才能慢慢找对感觉,慢慢做大的。
我们不能简单说小米成功是因为创业者有钱,关键是小米的确因此拥有普通人不具备的心态——从容。
在社群运营上,从来都是“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早年玩论坛,一开张就开几十个分论坛的,死得快。好论坛都是慢慢做起来,慢慢找到新版主,慢慢扩张的。
后来写博客,一开始就列一堆目录写N个方向的,往往写不出名堂。专注一个领域的,倒是成就一批专业博客。
再后来流行微博,真正的微博红人,哪个不是身上有一个明确的标签?不管这个标签叫“公知”还是其他。
积累品牌的过程是很慢的,但是积累起来了,就可以加速成长。问题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太多的人担心“快鱼吃慢鱼”——我想慢慢长大,问题是市场会马上绞杀我。
雷军总结的关键词“专注”,说起来很对,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想在一个方向做出足够大的深度和影响力,光坚持专注就很不容易,还要找到足够大的市场让我们专注更不容易。
所以很多企业的运营策略其实是多元化,借助自己的资金和经验,在不同但相关联的领域,甚至是不相干的领域做多元化投资,可能是获得商业回报的更好方式。
但不专注,也就无法做到极致。专注首先就得要求创始人专注,领导不够专注,员工表示要专注也一定只是口头的拥护者。
雷军团队能把产品做到极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专注。他们之所以能足够专注,我觉得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都足够有钱。
钱不能买来一切,但是钱用好了,可以买来从容。
太多的企业,特别是创业者,不是不想专注,是没有办法靠专注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熬到有商业回报的那一天,因而不得不先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曲线救国,但往往一曲线就回不来了。
如果你的产品有足够的包容度,你和团队也有足够的积累去打造一个极致的产品,那么是不是你们就可以玩有参与感的粉丝经济了呢?我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发烧的人很多,但是又发烧又会玩的人才是王道。
怎么叫发烧?是你比别人更专业。
怎么叫会玩?是你比别人有创意。
两个加在一起,你才会做到“快”,你总是快粉丝一步,粉丝才愿意追随你一起玩,你才能引导粉丝追随,并激发粉丝的创意,做出更有趣的群体创意。要知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看到小米的各种经典营销案例时,你敢问自己,如果你是雷军,你会和他一样把“致青春”玩得这么有情怀吗?如果是你,你会想到做一个晒一晒用过的手机拼图发微博的创意,并能够马上找到人做出来上线吗?
再说一点,小米的很多员工具备互联网创意实现能力,包括程序员、美工、文案,甚至是摄影师。他们不仅仅是手机发烧友,也是各种好玩发烧友。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仅仅靠老板发烧,创意也玩不起来,如果交给外包,那一般也快不起来。
没有一个“快”字,就是企业追随会玩的粉丝,而不是粉丝追随企业了。
有了“专注”,才能“极致”,有了前两者,才能“快”。三者合一,才能积累“口碑”。
而粉丝的口碑,第一能带来购买力,第二能带来成就感,这就让投入其中的人更加热爱自己的产品和工作。然后业务发展得越来越快!这就是一个正循环。
这个正循环什么时候会被打破呢?答案很简单,规模是社群的敌人。
最后说一句,“专注、极致、口碑、快”的法则对于职场人实现升职加薪目标也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转自秋叶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