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越写悦快乐系列文章为大家带来《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的第二章节认知非理性,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的认知偏差体现在什么地方,比如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阶段,让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决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者介绍
陆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她的行为金融学课程在金融投资圈备受关注,硕博课程一座难求。
认知非理性
所谓认知非理性,简言之,就是你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想了解的事物。
信息输出的认知偏差 - 为什么人越自信赔得越多
认知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信息输出阶段,指的是收集信息并理解加工后,要做出买或卖的决策了。在这个阶段,人们最容易犯的认知错误就是过度自信。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传统金融学认为,理性人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是准确的。非理性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超过了自身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人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实际上,市场上多数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而这会导致投资决策偏差。
什么是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过度自信大概是最经得起检验的人的认知偏差。也就是说,正常人一般都会过度自信。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位刚刚创业的私营企业主,和其他50个同样刚创业的人坐在一起。如果有人说:觉得自己的企业能活过5年的请举手。这时,你大概率会举手,相信现场80%以上的人都会举手。你可能觉得:我的企业肯定能活过5年,否则我当初就不会创业了。
揭晓一项真实数据。一项统计表明:初创企业的破产风险非常高,能活过5年的概率不会超过1/3。也就是说超过2/3的初创企业会在5年内消亡。显然,人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认知超过了实际水平,这就是过度自信。
人为什么会过度自信
人为什么会过度自信呢?原因有很多。
- 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过度自信可以让自己显得比实际上更聪明和强壮,增加个体传宗接代的机会;
- 从社会环境角度看,自信的人比不自信的人能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和交友机会;
- 从个人成长轨迹来看,很多人被家庭过度保护,这也逐渐滋长了个人的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揭示,人的过度自信与信息积累有关。如果一个人度股票投资一点都不懂,他会自信吗?应该不会,当一个人没有任何信息和知识的时候,他是没有自信的;随着信息收集越来越多,比如通过对股票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他的能力相应提升,自信就会同步增强;信息、能力、自信,此时是同步增长的。
要注意的是,信息累积没有上限,能力提升却有上限。一个人可以不断增加各种信息积累,但能力会封顶。到了一定程度后,随后到达的信息没有使能力提升,却还在不断增强自信。最终,人的自信程度会超过自身的实际水平。这就是人一定会过度自信的原因。
过度自信的利弊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过度自信的影响非常深远。传统金融学中有一个定理叫“无交易定理”,意思是在没有什么新信息的情况下,理性人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判断没有分歧。既然没有分歧,大家意见一致,要买就买,要卖就卖,那就不会有人要买,同时有又有人要卖,因此均衡的时候应该没什么交易量。而实际情况是,市场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成交。原因在于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A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价格被低估了;B也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价格被高估了——最终成交。所以,成交实际上就是意见分歧的体现。
过度自信能放大市场的成交量,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所以,过度自信对于市场是有益处的。当然过度自信也有坏处。它会使人感觉良好,做一些理性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人们可能会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在金融市场上,过度自信使人忽略风险,做出过度的交易。换言之,不该买入的时候,很多人不断地买入;不该卖出的时候,很多人又不断地卖出。很多投资者做了不少见交易,但发现没赚什么钱,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就是这个原因。
影响过度自信的因素
哪些因素最容易影响人过度自信的程度呢?
- 专业知识会影响人过度自信的程度。
- 经验也会影响过度自信的程度。
要减少损失,我们需要客服过度自信的倾向。
怎么避免过度自信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对自己和对别人用的是用一套评价体系吗?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回答:应该是吧。但真实情况是,过度自信主要针对自己而言的,一个人对别人的评判却往往很准确。
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自己如果是当事人,往往看不清局势;自己如果是旁观者,就很容易指出其中的问题。做金融投资也是一样,你一定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才会去投资;你也能接受大多数散户会亏钱的现实,但你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就像每个遭遇大病的人,在生病前绝不会想到这件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 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
认知过程的第四个阶段,即最后一个阶段是信息反馈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人在了解投资对象时会产生认知偏差。那人能不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纠正这些偏差呢?不管这次投资成功还是失败,好好总结,下一次应该会比这一次更好吧?很遗憾,并不会,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生活中,人们即便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仍然很汗通过学习和反思进行纠正。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为什么人们很难随着经验的丰富逐步消除认知偏差,最终变得像机器人一样理性呢?心理学家表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在信息反馈阶段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包括自我归因、后见之明、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和神奇式思考等。也就是说虽然看到了结果,但对待结果的态度却与机器人不同,这些认知偏差会使人重蹈覆辙而不是越来越理性。
自我归因
自我归因是追溯事情产生的原因。自我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容易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在个人投资上,自我归因偏差导致人们找不到赢利和亏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将赢利归因于自身能力,很可能是因为大盘普遍上涨,也可能只是短期的运气而已。而将亏损归因于外界环境,例如政府为何不来救市、基金经理水平差等,其实也并不是你亏损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你收集信息的偏差、理解信息的片面和做买入卖出决策时的冲动。
后见之明
信息反馈的第二种偏差是后见之明。“先见之明”是众所周知的成语,指提前预测结果能力。而这里的“后见之明”指的是,当结果出现后,人们误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
。所以,人们经常在某些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出现后,产生“我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的错觉。这种后见之明使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力感到自豪。在投资中,后见之明使人们在评估风险时过度乐观,从而容易导致投资失败。
认知失调
信息反馈阶段的第三种偏差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事情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者故意歪曲。,比如,某人用多年的积蓄买了房子,他就不允许别人提房价下降的信息。因为降价会让他感到认知失调、非常痛苦,所以他宁愿选择不听、不看。刚刚买了车的人会选择性地避免阅读其他车型的广告,而仅仅关注自己这款车的广告,这也是一种人为扭曲信息的认知失调行为。
投资也是一样很多人在买入之后,就不去看坏消息;卖出去之后,就不会去看好消息。因为这些不利消息都会让自己痛苦。而且投资者常常有个共同点——只关注自己所投资的那类资产的信息,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信息不存在,只是投资者在人为规避而已。认知失调会使人收集不到全面的反馈。
确定性偏差
信息反馈阶段的第四种偏差是确认性偏差。确认性偏差指的是人一旦形成某种观念,会从肯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而不倾向于从否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我们常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是这个意思。
神奇式思考
信息反馈阶段的第五种偏差是“神奇式思考”。它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斯金纳在1948年用鸽子做的一个实验中发现的。斯金纳将食物分发器设置为每隔15秒就落下少量食物。也就是说,不管鸽子做什么,它们每隔15秒都会得到食物。尽管喂食不受鸽子行为的影响,但是鸽子们深信一定是它们的某种行为引发了主人的喂食。其中一只鸽子在喂食时转了两三圈,它产生了一种“神奇式思考”,认为一定是自己的转圈行为引发了喂食,于是它就频繁地转圈;另一只鸽子在喂食时把头伸向了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它也产生了一种“神奇式思考”,认为一定是自己的伸头行为引发了喂食,于是它就频繁地伸头。
神奇式思考是将相关性误以为是因果关系而导致的,鸽子转圈和伸头的行为与喂食有相关性,但不是因果关系。人也常常会出现神奇式思考。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它迷恋数字3,就连入住的酒店房间号码都必须被3整除。在投资中,我们也可能会把事物的相关性误以为是因果关系,重复着自认为正确的投资模式。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相关而已,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概率在发挥作用。
个人收获及总结
今天有幸分享了陆蓉老师的《行为金融学》讲义,通过这次分享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过度自信行为,如何避免在投资决策中放大自己的过度自信,我们该如何把握人性,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层层迷雾,看到灿烂阳光,如何避免在投资中经常犯错,如何避免过多的决策失误,如何倡导健康和谐的投资环境,如何在投资中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我相信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认知、去敲碎大脑中的固有思维,让我们的大脑接触更多的信息,进而甄别出可靠的信息,让我们的投资决策和系统更加完善,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到的。若是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