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努力面对生活,却对当下的生活感到郁闷纠结的时候,有幸读到了雨令的文章《臣服生活,找到超越心智的内心力量》。这篇文章,分享了他对于「臣服」的理解,以及我们该如何放下内心无用的评判和内耗,更有力地面对生活的无常。
什么是「臣服」? 臣服就是放下头脑心智的揣测,期待和执念,接纳已然发生的事实,然后活在当下。 太多时候,面对人事物,我们都喜欢加上自己的判断,然后形成一种既有的认知和执念,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怎么样,什么必须如何,可这样的认知往往是片面而武断的,容易造成内心秩序的失衡,也就是精神熵。 真正的臣服,不是假装无所谓,结果内心很纠结,而是彻底明白与其纠结,执着于得到一个预设的结果,不如放下内心的期待,把纠结和焦虑的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 其实,当我们不把问题当问题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自己就会浮现出来,这其实就是一种内心的臣服,让生活本身引导我们前行。
我们很在意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内心欲望的投射。它可能激发我们超越自我的热情,更可能让我们困在作茧自缚的情绪里。因为这份在意所带来的恐惧,焦虑,成为了我们专注于当下的阻力,也限制了对于结果的想象。 这时候,你要先试着放手,试着让自己能够配得上它,然后,它会在某个你不在意的瞬间,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 生活总是会不断地向我们发问,所以,你完全可以选择过一种无期待的生活,全然地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做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放下对于周围人事物的评判和偏见,如此,你才会有机会去认识自己,重构自己,然后成全自己。
很多人对于臣服和放下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让人觉得这是一种胆小怯懦的表现,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臣服需要一个人付出所有力量,让自己足够勇敢,坦然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臣服就是 Being 的状态,让你一直活在当下,不被个人的偏爱好恶来引导你的生活方向,而是主动地允许自己的生活被一个强有力得多的力量所引导,那就是生活本身。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处处皆是道场。我们该如何真正地做到臣服?
1. 放下内心评判 。我们的内心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好的,坏的,各种杂念很容易幻化成生活的焦虑和迷茫。因为我们的感知很多时候并不客观,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觉察,放下内心主观的评判。 而当你放下内心评判,你反而能够看到人事物中更为积极的那一面。
2. 负全责,找好处 。在「向内求」的路上,最重要的就是修自己,向内归因,自我归因,也就是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负全责。当你把所有的注意力内收,就不会自怨自艾,妄自菲薄,你就会把改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在百分之百负责里,你就能够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负面情绪被消解,有的是正面积极,是勇气和担当。另一方面,当感知到别人的恶意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内在评判和揣测,多去看到别人好的一面。看到别人的好,可以让我们中和内在的执着和抗拒力,回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也更有利于我们臣服于当下。
3. 培养谦逊的品格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比较普遍的叙事模式是,做事的人要有能力,有资源,有格局。这些说法都对,但又都不是根本,因为这种模式关注的是「我」很重要,因为我这件事才能成。一旦自大的心智模式开启,我们就无法看到真相,更无法做到臣服。而做成一件事,首先是因为这件事情是一件对的事,即使不是你来做,也会有别人来做。我们需要培养谦逊的品格,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而是将自己看做完成一件事情的工具,在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把那件对的事情做成。当你越来越谦逊,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回事,你的内心就会趋向于一种「无我」的状态,而这就是臣服。
臣服是人生修行的重要功课,而臣服之后就可能进入无为的境界,臣服于生活,看似消极,但却让你有一种随遇而安的信念,找到勇敢面对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