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书的痴迷程度不亚于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程度。所以每年暑假,我至少都要买20本左右的书来阅读,虽然不一定全都能阅读完,但是至少完成4--6本左右还是没问题的。其他的书就利用零碎的时间,偶尔阅读下。今年暑假,我看的婚姻、感情方面的书籍比较多,感触也挺深刻的。虽然有些东西自己经历过,懂的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总体而言,还是理解的还是没有书本阐述的那么系统和深刻。这就好比,一个从来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人走上教师岗位靠自己的经验 慢慢摸索和探索。但是这过程是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其中要付出很多努力、心血甚至代价。而经过理论学习和系统培训的人再走上教师岗位,其结果就不一样了,可以少走很多人生的弯路。
看《幸福的婚姻》这本书,其中有个故事让我很受触动。说的是韩国一对夫妻,刚开始恋爱和新婚像所有情侣一样非常幸福,他们以为会这样一直幸福下去。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 ,他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不想去表达对彼此的爱。丈夫觉得婚姻如一潭死水,如果再继续走下去对彼此都是一种折磨,于是提出了离婚......
妻子想了一夜后,同意了离婚,不过她希望丈夫能够答应她最后一件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按照她的要求去做,30天过后,她就离开。丈夫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想到30天以后,这令人乏味的一切都将烟消雨散,便勉强答应了妻子的请求。在剩下的30天倒计时,妻子要求丈夫每天做同一件事:上班前抱下她,平时牵下她的手,睡前说:我爱你。刚开始丈夫不习惯,直到第15天的时候,丈夫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两个人仿佛回到了热恋和蜜月期。30天很快到来,丈夫突然意识到,那段时间他所忽略掉的她对他的爱和关心,又再次被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直以来,是自己把这一切想的太理所当然了。故事的结局就是他们心中那份被遗忘和深埋已久的爱,被重新找回和点燃, 两人再也不想分开。
这个故事反映了大多数生活中夫妻的现状,当有了孩子后,渐渐地就把对方遗忘了,或者习惯了对方的付出后,所有的一切就变的理所当然了,人人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但当两个人都习惯了彼此后,就再也无激情可言,曾经的爱就被封存了。这是婚姻中最危险的,有时候感情就像花儿一样,要时常呵护、浇水。花儿就会越来越鲜艳,否则就容易枯萎。当然这指的是大多数夫妻的常态,排除那种家暴和出轨的婚姻,所以为什么说要走进婚姻的两个人必须门当户对,如果把婚姻当成一场马拉松长跑,那两人起点的位置应该是在平行线上,至少不能差太远,如果一开始就悬殊,那有差距的那一方就必须比常人付出好几倍的努力来追。如果本身就有差距的那一方又不思进取的话,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后会以分道扬镳而终结。所以好的婚姻一定是第一门当户对,第二,爱和理解。第三,彼此的空间,生活有仪式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除了和所爱的人结婚,还要融入到对方的家族中去,和对方的家族结婚,还要穿越这层关系,融入对方的社会圈子去,和对方的社会关系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