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1卷高考作文命题的出现,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思考,一直觉得高考改革多年来深陷瓶颈后的迷茫而难有短期内的突破,没想到,今年终于喷薄而出。
首先,试题并不像过去仅从理论上,而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进一步明确了高考作文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发文明确指出:“2017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考试改革“一面旗”、社会时代“一扇窗”、为国选才“一把尺”的功能指向,紧密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在“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三个关键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既放眼时代主潮,又贴近民生现实与考生实际,全方位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语文学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来源:《中国教育》官方公众号 2017-06-08 语文微云)
这里释放出一个重要的讯号: 语文是用来“立德树人”的。基础教育和高考是用来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此前,我们一直都停留在语文教学目标的层面上,这次用高考试题和高考作文操作的方式明确了高考的任务与目的,让高考明确了“立德”的主题。其实,这也是遵从了语文教育教学的一贯性原则,只不过,如此果断明晰地利用高考的平台推展开来尚属首次。也看得出,高考改革阵痛之后的成熟与重生。那么,这根指挥棒带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
其次,立德树人,将成为我们今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质将进一步突出出来。我认为,高考将加大语文的“读写功能”的考查力度。读与写能力,将成为语文能力金字塔式的巅峰,其下必然由语文学科知识,连同其他各学科知识,搅拌而成的钢筋混凝土般结构支撑起来的庞大建筑物。这个建筑物就构成了整个高考语文体系,维系这个体系的灵魂应该就是“德”的素养。高考语文作文由原先“思辨性思维能力”的优先考查地位,将转变为“以德为先”的能力考查。“德”不力,“德”不正,其他一律免谈。去年高考作文里那场关于“女儿对父亲举报”的信息,就已经释放出“德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性。曾闹得争论不休,甚至让人以为,谁说的有理谁赢。但总的来说,论题还是仅停留在对“道德”的审判层面上。中华文化泱泱几千年,伦理道德这个问题,总是让人在双刃性的拉锯中喋喋不休,最终往往都是归于中庸平衡,中和了是非曲折,你说“二元论”能解决中国眼下道德滑坡的现实问题吗?“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确保华夏文明久立于世界文化丛林而不败的法宝。这次高考指挥棒干脆将“立德”摆在首位,高考作文在这个大前提下让考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显示出我们的高考已经走出了雾瘴,踏上了一条真正的坦途。所以我认为,德育教育将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高考作文自然也不可能免俗。
第三,2017语文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目的设置,别开生面,通俗简约,材料接地气,涉及面广,涵盖量大,考题虽涉及参考有九省考生,但是12个“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均为大众媒体中的常涉热词。一个真正的高三学子,即使在语文课堂上涉及不多,但是,时政方面你不能不关注的。有人就担心,理科学生关注时事很少,这次写作会因此吃亏的。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在文理科分科判若鸿沟的当下,会有部分理科考生一头钻进数理化堆里而将语文当做可有可无的“靠天收”,绝对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即便是将来高考改革到,语数外必考,其他科目选考,让考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也必然纳入考试的理念之中。由此可见,除了思想政治科目,语文学科承担的人文内涵会越发凸出起来。那么,通过语文课堂和语文精神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必将也只能通过考试体现出来。语文高考就成了检察考生人文情怀,家国意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了。
这么看来,语文还只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而已吗?语文教学关心时代生活,关心国家情怀,关心人文素养等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我想,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转变任务驱动型写作教学中以思维训练为主的观念。从今年的作文考题的设置要求来看,可以说,所有的猜题、押题的努力差不多都白费了。给一则材料或一个话题,要求学生在这个圈子里作文,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给任务让你用思辨的思维方式立论作文,其优点是能考查考生依据材料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作出判断,从而展示其知识与能力的个性特征来。就是今年九套试题中依然大都数还是保留这种形式。比如上海市的关于“预测”的话题,就明确要求考生可以从正反角度思考问题。
但是,“中国关键词”的命制形式,可谓耳目一新,其预设性和导向性明显。这则材料首先不是让考生选择一个论点,找准适合自己的一个论证角度,再联系生活展开论证。而是先从12个关键词中找准2-3个进行配对,这样,问题就来了,虽然都是高三学生,这些关键词都应该不陌生,但个性差异会因认知点的偏移而导致组合的差异性突显出来,可能这也正是本次写作材料的新意所在。但无论如何,给考生的第一眼印象可能会很诧异,因为考生首先要调动知识储备,对12个关键词进行一一比对,寻找能够激发灵感的同时又属于自己便于自己发挥的那个亮点。这时对事物的理性关系的思考就会被你拥有多少相关的知识所替代。——必备的知识的储量,成了考生审题立意的首要问题!不仅如此,你对知识的拥有量并不是主要的,而是你理解的程度和嫁接后生发出的链接直接决定了你组合的质量与层次。譬如,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定位:食品安全,美丽乡村和移动支付。我们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美丽乡村”就是个优势,反之,城市学生的优势会更多些。但不管是谁,作为高三学生,对这12个热词没理由不熟悉。然而,熟悉归熟悉,不等于理解,理解了又不等于充分深入的认知。这恐怕就是这次作文即将带来的阅卷中面临的头疼事,——知识决定命运 ,而不是思辨力是决定考场作文的等级的最有效的手段。且不论这道题的优缺点,就这种打破常规,以知识为先,随后能力的构题形式,必须引发我们的重视。
第二,要树立大语文意识,语文教材只能成为蓝本,其考试的功用将会越来越小。
这道“中国关键词”作文题目的设置,让我这样教了几十年高考的语文老师看到时都很惊讶:用作文的手段来解答一道政治问答题!我就在思考,倘若我的学生都像我一样,光有专业的语文知识和学科能力,而对国家大事,世界风云等纷繁复杂的时代生活一知半解或很是模糊的话,光有一套完整的作文套路,你说能把今年的高考作文写好吗?绝对不可能!所以,这道作文试题真正意义上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特质提上来了。我们再也不能仅盯着课本上的文字和篇章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了。生活即语文!甚至可以说,目前高考作文考的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而这种生活还不能只看着自己的周围。至少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与时代同步,关心时事,关心家国大事!至于教材,就只能成为我们用作读写的蓝本,是个课堂依据而已。
第三,将思辨能力的训练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勾连起来。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说的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但侧重的依然是你的作文论辩的技巧总是多于其思考的深度,语言的技巧往往胜于认识的高度。于是各种范文、满分作文等成了学生参照模仿的敲门砖。几乎每年每位考生在进考场之前心中或多或少地都要装那么几篇文章,以便临时速构、套构。今年的作文形式恐怕无疑将这种模式扔进了垃圾沟,这为鲜活的生活气息对考试作文的注入带来了活力,改变了气象,不失为成功之举。
但我们不是说作文不要思辨了,思想的深度总是来源于思考的深度。“中国关键词”式的作文样式恰恰是将考试作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融合起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披开了那些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的混乱局面,给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而且也简化了作文教学和考试作文写作的诸多繁琐,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的写作行为。简而言之,我们不再为某些学生的无厘头的所谓叛逆的“鸿文”而左右为难了,做人先立德,这是今后作文的准则。有了这个准则,我们再来打造思辨的力度,让思想的火花闪烁着思维的光芒,从而成就“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的基础任务。
以上观点只是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结合高考理念的转变而产生的一些还不够成熟的理解和思考,有不妥和不对的地方,欢迎有识的同仁们批评指正!
2017年5月10日于无为县严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