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发来信息,说孩子吃饭老是说话,屡教不改,罚回家一周,下周才可以去午休。
还是让孩子发来的语音,老师配上文字,给我的感觉是,喏,是你儿子自己承认的,可不要怪我。
随后我问老师,他在聊什么话题,我其实很想知道有什么事情这么好聊,影响到了班集体吃饭,老师没有回。
晚上孩子回来我问他,他告诉我,他吃饭的时候,他提议拍一部电影/剧,内容是奥特曼,安排同学负责摄影,负责编剧情和台词,再安排同学演角色,他这样一说,大家都好兴奋,耽误了吃饭的进度。
应该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才有屡教不改的“罪名”。
我一听,两个感觉:
1,好事!孩子有这样的创意和想法,这么有意思的游戏活动,真的挺好,且不管影不影响吃饭这种事情,单就事情本身而言,都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干过的同样的事情。
我喜欢王子公主的故事,画了好多人物形象,服饰,然后和表妹一起演,我来编剧情和台词,一句一句带着她玩,虽然时隔30年,其实我们想玩的东西是类似的,就是创作。
惊讶儿子开始喜欢这些,我还以为只是奥特曼打来打去,不想也还是可以玩出花样。
和专注力老师聊了一下后,他说寒假的时候正好安排了类似的课程,到时候可以看看是否参加,我也可以给孩子多去看家附近的剧院演出,培养一下兴趣。
2,这老师的处理,实在是简单粗暴,但只能说可以理解。
如果教育仅仅是出规定,倒数次数,惩罚,那还要教育做什么?直接安排一台机器就好了,老师许是太忙太累了,顾不过来,只想着维持稳定和纪律,一年级的时候可能刚来,学校还没有那么高的要求,现在转正了就忙得四脚朝天,许多曾经的理想和报复都没有了,对孩子的耐心也被消磨。
我们昨天还在群里聊人之常情,我只能学会适应,罚孩子回家午休,其实就是在惩罚我,我要做饭,要接送,而且家里只有我,我早上,中午,下午都要接送,做饭,还要复习和写稿子,这不是惩罚我是什么呢?
但是这就是游戏规则,如果选择了在学校午休,就必须遵守规则行事,谁叫学校午休还是有在他处无可比拟的优势呢?——节省时间,精力,相对安全,收费合理。
不能要一头没一头。
只能忍了。
正面的思考是:这几天做些什么好吃的给他呢?他终于可以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午睡了。